【本報訊】全港現有310間殘疾人士院舍,當中251間院舍只獲發臨時牌照,即豁免證明書,佔總數八成,其中163間屬非政府機構營辦的殘疾人士津助院舍。本報翻查社署資料,港島東及灣仔區共有13間殘疾人士津助院舍,全部沒領正式牌照;營辦最多達24間殘疾人士津助院舍的東華三院,只得2間領牌。
《殘疾人士院舍條例》2011年11月起生效,院舍在人手比例、消防裝置及面積等須符合法例要求,在條例生效前已營辦的院舍可申請豁免證明書,延長時間作改善工程以符合發牌規定。社署資料顯示,截至今年9月底,僅30間非政府機構殘疾人士津助院舍持牌,其餘163間只獲發豁免證明書。
設於舊樓改建困難
除東華三院外,扶康會及新生精神復康會分別有21間及16間殘疾人士津助院舍,前者仍有14間持豁免證明書,後者則有12間;香港心理衞生會轄下13間殘疾人士津助院舍均未獲發正式牌照。該會助理總幹事程志剛表示,大部份院舍設於舊式公屋,改建困難,如增設灑水系統牽涉天台水缸及承托力問題,要待房屋署審批;有院舍因設於2樓只得1條樓梯,要跟地下辦公室互調位置,以符合法例要求。
他指雖可申請獎券基金,但改動涉及不同部門,尤其與屋宇結構及消防有關,「幾上幾落都未搞得掂」,但強調院舍管理及人手沒問題。新生精神復康會也指,不少院舍設於舊樓受局限,需時評估及規劃,期望2至3年內全部院舍都取得牌照。
扶康會總幹事陸慧妍則說,最難改善是院舍通風及消防系統,往往需時18個月至2年不等,但現時改善工程進度尚可,期望1至2年內完成。東華三院於截稿前未有回覆。
■記者王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