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廿四節氣中的霜降,也是秋季最後一個節氣,屬秋天過渡至冬天的時期。中醫師指出,這時最適合進補增強體質,可減少寒冬時患病風險,但提醒應以「平補」為宜,建議進食生津潤燥的食物如梨、蘋果、白果、洋蔥及茨實等,毋須服食人參及鹿茸等「溫補」食品,否則可能會適得其反。
記者:伍雅謙
霜降過後,氣溫開始下降,代表開始踏入冬季。註冊中醫師鄧偉業表示,氣候交接變化,最易傷肺胃,出現乾咳等不適,此時養生應以保暖潤燥及健脾養胃為宜,可多進食一些新鮮蔬果,減少食用難以消化及刺激性較高食物,並要注意胃部保暖和避免暴飲暴食。
鄧稱,飲食宜以「平補」脾胃為首要,尤其霜降過後是進補的最佳時期,可進食梨、蘋果、白果、洋蔥及芥菜等食物,全部均有生津潤燥、清熱化痰、止咳平喘及固腎補肺等功效,但需注意「平補」不等同「溫補」,毋須進食人參及鹿茸等價格高昂的?補之物。他推介可多吃茨實,價錢便宜且補而不燥,更有健脾止瀉及益腎固精之作用,能簡單加入湯水之中。若秋天平補得宜,幫助身體「打好根底」,便能減少冬季患上風寒及鼻敏感。
俗語有云:「春天吃花,秋天吃果。」鄧指,秋天除可多吃薯仔、山芋、山藥及蓮藕外,百合、蜂蜜、大棗、核桃和芝麻等也適合此時食用,屬現時當造及不會過燥過寒的食物。另也有指「霜降吃柿子,不會流鼻涕」,他說,因柿子在霜降前後成熟,兼且味甘、性寒,能養肺護胃,清除燥火,適合現時偏燥易咳的季節進食,但提醒柿子不能空肚進食,每次也只宜進食200至300克,否則反會傷脾胃。
【霜降平補食療】
《茨實淮山豬月展湯》(4人份量)
材料:淮山15克、茨實15克、百合15克、生熟薏米各15克、蓮子15克、 蜜棗 2粒、豬月展半斤
做法:豬月展洗淨汆水備用,其餘材料清洗及浸泡30分鐘,在煲內加入約10碗清水,再放入所有材料,以大火煮滾後,轉中火煲2小時,以適量鹽調味即可
功效:健脾益腎、袪濕止瀉,適合任何人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