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十月之後,原來熱烈的市場氣氛不禁跟隨天氣冷卻了一點,月頭恒指還做出想要破頂之形態,令MACD線在0線上頃向做出牛叉,不過一如上期專欄所言,與其front run不如一於等待確認才出手較安全。而於10月19日,恒指的MACD已由正負,雖然不是一個特別值得出手的訊號,但當中意義仍然不可不察。
MACD全名為Moving Average Convergence and Divergence,顧名思義是指移動平均線的收斂和擴散,即是用兩條移動平均線相減找出其中的差距,決定之間到底是收斂還是擴散,但是發明人認為用簡單的移動平均線不能反映最近期的股價變動,所以選擇用指數平均線,但其背後的意義仍然不變,依然是反映期內的平均成本。而MACD最基本的設定便是12天和26天之間的差,反映12天和26天買貨者平均成本間的差距,但是這個差距如何定為大還是少呢?於是就和最簡單決定股價高低的方法一樣,用平均法作比較,把過去一段時間的差距再平均一次,便可得知現時的差距高於還是低於過去一段時間,這樣便知差距是大是少。
套用以上邏輯於現在恒指日線圖,MACD踏入負數,但過去一星期0線在附近徘徊,反映過去一星期12天平均線和26天平均線重叠,即短線入市者(過去12天)的平均成本接近較長期入市者(過去26天)的平均成本,即較長期入市者已經無太多的優勢,此舉雖不至於必然引致下跌,但反映市場已處於均衡狀態,快將出現趨勢。加上現在股市已開始炒到中小型股,大價股除個別板塊如油股外,都已開始轉弱,所以密切留意如果恒指向下突破23000即上星期低位之時,勢必拉低MACD形成一個下跌趨勢,那時就要小心,現階段始終是待變拉鋸,不必急於做淡,較安全的打法會是在中小型股之間打一打游擊戰,一擊即中,不中即走,減少大價股的比例,除非MACD向上做出牛叉再重新加重大價股的比例,若指數向下突破加上MACD向下拉闊便可部署淡倉。
灝昇
https://www.facebook.com/speculatorjuni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