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導航:泡沫程度猶如九十年代日本中央力控樓市防爆煲

投資導航:泡沫程度猶如九十年代日本
中央力控樓市防爆煲

內地財經雜誌《價值線》8月發表報告指,上半年內地50個城市的房產總值達到219萬億元(人民幣.下同),超過美國全國的居民房屋總值200萬億元。連內地首富、萬達董事長王健林亦指是史上最大泡沫,而且正在失控。中央為防日式爆煲,10月起突然轉軚,大力調控樓市,有專家指,可能對今年第四季及明年經濟造成衝擊。

美國紐約市政府在今年1月公佈,當地樓市總值首度達1.07萬億美元(約6.7萬億元人民幣),但比起狂升的內地樓市,只是小巫見大巫。

內地50個城市房產總值高達219萬億元人幣;圖中天津樓市總值亦處於全國前列位置。 資料圖片

六城市樓價超越紐約

《價值線》以內地每個城市常住人口、人均住宅面積、再乘以上半年的當地樓市均價,推算內地主要城市的樓市總值,有6個城市已超越紐約,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重慶,其中北京與上海樓市總值均超過30萬億元人民幣,為紐約的5倍!
海通證券在今年3月亦曾發表報告,指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這四個一線城市樓價飆升,總值已經等於美國住房總值的一半,與日本東京在九十年代樓價暴跌前相似。北京理工大學經濟學教授胡星斗向本報表示,中國房地產泡沫程度超過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日本,嚴重脫離經濟實際水平和居民購買力,風險極大。
由於日圓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大幅升值,同時日本央行不斷放水,資金大量湧入股市、樓市。在1990年高峯期,單單東京的樓市總值,就等於整個美國樓市總值。但好景不長久,日本樓市之後爆煲,樓價較高位最多跌七成,同時開始長達30年的經濟低潮,至今未能回復。
雖然日本樓市當年癲狂,但當時整體經濟實力仍強勁。在1990年,日本人均GDP略高於美國,居全球前列。中國目前幾個一線城市的樓市總值遠遠拋離紐約,但人均GDP只有美國的七分之一;中國去年GDP只有美國的六成,但目前樓市總值已超過美國。以購買力衡量,中國樓市泡沫更甚。
內地樓市不斷響起警號,在今個國慶假期,中央突然出手,全國共有22個城市推出調控措施,包括重啟限購、限貸、限價等。國家統計局於上周五罕有地公佈10月上半月數據,表示部份城市在調控政策實施後,樓價按月已有所回落。
深圳和成都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按月下降,跌幅分別為0.3%和0.1%;其他城市按月漲幅均見明顯回落,回落幅度在1至3.8個百分點之間。

再下重藥恐影響經濟

澳新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楊宇霆表示,如果中國樓市爆煲,土地和房產出現大幅減值,將形成大型金融危機,相信中央會吸取當年日本教訓,全力避免。楊宇霆預計,此輪樓市調控可能令第四季GDP增幅減少0.3%,但相信其他行業的增長,可令全年GDP增幅維持在6.7%。
不過,中央目前全力調控樓市,如果此輪措施未能見效,之後可能再下重藥,對明年經濟造成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