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新亞書院通知,新學年開始後,一連串書院學術活動接踵而至,請校友注意及之。
每年重頭戲,學界看重的「錢賓四先生學術文化講座」於2017年3月舉行,邀得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研究及歷史講座教授Benjamin A. Elman主講,分三次舉行,Elman教授何許人也?艾文教授今年70歲,在普林斯頓大學歷史系任教多年,正式職銜是「胡應湘58年中國研究講座教授」Gordon Wu '58 Professor of Chinese Studies,胡應湘是普林斯頓校友,可能是香港最富有的普大校友,歷來支持母校不遺餘力。艾文教授年青時參加「和平部隊」(Peace Corps),在泰國工作三年,回美國後入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先後到台灣和日本學習,1980年得賓夕凡尼亞大學東方研究博士學位,然後在不同大學任教,2002年應聘到普林斯頓,對中國古代教育、考舉制度及科學史有專精的研究。
艾文教授到訪前,阿利桑那州立大學中國歷史教授田浩(Hoyt C. Tillman)於今年12月初來新亞主持「余英時歷史講座」,這位美國教授不是短跑運動員田浩,而是西方儒學研究權威,宋代思想史是他的專長,對朱熹有獨到的研究,聞名學壇。
下一個月(11月16日)又有「新亞儒術講座」,多倫多大學哲學系暨東亞學系中國思想文化講座教授沈清松來訪,主講「為己之學與為人之學」、「人、仁愛與正義:對應高科技發展的儒學倫理基礎探討」、「從靈根自植到相互豐富:從唐君毅論中華民族之花果飄零談起」(左按:相信新亞師姐小思對此最有興趣)。這三位當今北美的中國歷史及儒家哲學權威分別來新亞主持三大中國歷史哲學講座,誠為2016/17香港文史界盛事,有興趣者不宜錯過。通俗一點的新亞書院文化講座則於今日下午在農圃道新亞中學禮堂舉行,請中大文學建築系教授何培斌主講「敦煌六世紀的美學之旅」,由新亞歷史系師兄,校友會主席黃浩潮主持。何教授是敦煌專家,寫博士論文時,曾在大英博物館地庫(只准博士生及研究人員入內)觀摩大量不公開展出的敦煌文物,又到敦煌實地考察,曾為新亞校董校友的「敦煌之旅」作導賞,參加那一次旅行的校友都讚賞不絕,指跟何教授到敦煌,是一個寶貴經驗。今日下午四至六時,新亞中學禮堂內的聽眾必定聽他講敦煌聽得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