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下了一夜雨,早上起來天陰,路面有積水,起了風。這樣的天氣,走在倫敦街頭就有寒意了。
吃了早飯,去「泰特現代藝術館」(Tate Modern),就在千禧橋畔,本來是座發電廠,上世紀八十年代停產之後,留下了空間巨大的廠房,於是就變成了今天這家著名的藝術館。
藝術館樓高十層,先坐電梯上了頂樓,走出露台可團團轉看倫敦風景。天色漸漸明朗,陽光在雲隙中一時時掙出來,泰晤士河上各式各樣的橋忽明忽暗,風大,吹得衣褲獵獵作響。風也吹散了雲,藍天乍現,金光萬丈,橋上的車,河裏的船都鮮活起來。回到室內,一層一層往下走去,每一層都有展覽,展覽形式各異,有照片有裝置有幻燈片,不一而足。
現代藝術,表達的形式自由奔放,有的展品好看,有的展品不好看,有的是藝術品,有些只是一個要解釋半天的概念,於是有的一看就明白,有的只能聽一大堆嘮嘮叨叨的解釋,似是而非。館內有許多中學生,席地而坐,對着一些裝置藝術畫素描,都是美術課的作業,有的畫得仔細,有的一邊畫一邊跟同學聊天。在寬大的展場中,這些孩子也像在做一種行為藝術,這樣的藝術氛圍,可惜香港沒有。
一層樓一層樓走馬觀花,不知不覺已過了一個多小時。看藝術展的好處就是有時間多看些,沒時間少看些,看不完心思思,那就明日請早,可以再看。看了人家這樣的藝術館,想起香港的西九,雷聲是大得很,到時有多少雨點,令人盼望之餘,也有些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