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10月三連風1974年最勁四連風係咩玩法?

罕見10月三連風
1974年最勁四連風係咩玩法?

熱帶氣旋「海馬」來勢洶洶,天文台揚言會掛起風球,將是今個月第3度掛波,亦會成為41年來首次在10月打3次風。翻查天文台自1960年有完整紀錄以來的掛波統計,在10月掛3次或以上風球,歷來只有3次,分別為1964、1974和1975年,其中1974年的10月更掛足4次波,即平均每周打1次風。恰巧的是,這3年均屬「拉尼娜」年,即香港風季通常較遲完結。

回顧這3年的「十月風暴」均相當經典,因天文台分別要掛起2次10號波和1次最高的9號波。自二戰以來,天文台在10月只掛過2次10號波和2次最高的9號波,當中3次都是在這3年出現。

其中在1964年的10月,分別有月初掛起3號波的颱風「嘉麗」、近月中掛10號波的颱風「黛蒂」和該月下旬再掛1號波的熱帶風暴「喬治亞」相繼逼近。黛蒂襲港期間,尖沙嘴天文台總部錄得時速85公里的持續烈風,是二戰後第六強的10號波,釀成26人死、85人傷、10人失蹤。

1974年的10月則更熱鬧,分別有近月中掛3號波的颱風「比絲」、帶來9號波的颱風「嘉曼」、月尾掛起1號波的颱風「黛娜」和掛8號波的強颱風「伊蘭」。不過深秋颱風始終難敵東北季侯風「陰乾」,當年嘉曼和伊蘭逼港時,均遇上此「勁敵」,結果在香港以南100公里外急轉彎並減弱,未有掛起更高的10號風球,未有造成更大破壞。

雖然這些深秋颱風,大部分都是在菲律賓以東形成後殺入南海的「西進型」風暴,但亦有例外;1975年10月初則有南海生成後逼港的強烈熱帶風暴「桃麗斯」,帶來3號風球。至於該月餘下兩股襲港風暴均在菲東形成,其中超強颱風「愛茜」令本港掛起10號波,釀成46人傷;強烈熱帶風暴「霍蘿茜」在月尾則帶來3號波。

記者 李鈺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