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香港紛亂化作連任本錢(自由撰稿人 范克) - 范克

把香港紛亂化作連任本錢
(自由撰稿人 范克) - 范克

梁、游二人在立法會宣誓的惡作劇,哪怕是過失,亦不見得特區政府和建制派的窮追猛打有理。自兩年前的9.28起,香港人對中共和特區政府的不滿已經到達臨界點,而眼見連日佔領皆爭取不到成果,積累的怨憤日深,自然會演變成更激烈的示威和衝突,年初一的騷亂,也不過是個果。
但街頭抗爭怎激烈,效果始終不及議會上的抗爭。台灣的太陽花學運聲勢浩大,反黑箱、反服貿的議題,最終都要回到立法院上。而且街頭抗爭必有犧牲,受苦受難者眾,會有多少人敢於犧牲已經是個問題。因抗爭而被捕的人亦只會隨抗爭的激烈程度和次數增多,倘若來來去去都是這一群人,必不可能長久。抗爭的人數減少,政府的打壓不會就此放軟,抗爭則會朝向「花費少、成效大」的方向,並且變得地下化以逃避政府的追查,成為潛藏在穩定假象下的計時炸彈。
本來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讓街頭的抗爭回歸政制,不論在立法會還是其他議題上,最少可以讓這些聲音處於受控狀態。反蝗蟲又好,反水貨也罷,杜絕雙非亦曾經鬧哄哄。然而,反蝗蟲反水貨的示威怎激烈,政府推出「限奶令」和停止雙非配額後,問題不見得完全解決,但大規模的示威已不再復見,正正證明了在港獨等具爭議性的問題上,政府可以有更好的處理方法。
梁、游二人進入立法會,港獨或者自決的聲音仍然是議會中的少數,不會對重大議案構成威脅,同時可以讓提倡自決的聲音進入議會,讓街頭抗爭回到政制上,不失為解決港中紛爭和社會矛盾的良機。梁、游二人重新宣誓,律政司和建制派卻不斷阻撓,萬一兩人真的無法進入議會,那接下來的日子,議會抗爭不只不會消退,街頭抗爭亦必定會越演越烈。香港離紛亂或已不遠,而這樣情況又對誰最有利?
不少人都記得孟子說過:「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後人伐之。」但根據《離婁》所載,孟子的話還有上半段:「不仁者可與言哉?安其危而利其菑,樂其所以亡者。不仁而可與言,則何亡國敗家之有?」意思是:「與不仁者有甚麼好談?這種人會在危難中感到安心、在災禍中拿取好處,把他人的不幸視為樂趣。如果可以與這種人溝通,又怎會有敗家亡國的事發生?」所以孟子全句的大意,可以理解為:「與不仁者一起,最終導致國破家亡,完全是自招禍患。」
把香港的紛亂化作連任的本錢,全香港就只有這麼一個人。願意狼狽為奸的人,顯然亦非善類。香港在這群人的管治下,又怎可能會朝好的方向發展?如果香港人依然相信可以與他們溝通,那便應驗太甲所言:「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

范克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