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無國界 - 鄧達智

醫生無國界 - 鄧達智

伯父志偉、族叔顯裕、摯友高興基、黃惠康,都是醫生。
醫生與我有啥不同?
生病,他們醫我;我不能治他們。某程度上不同時段,他們成就了我健康生活上的依賴。
年前醫管局的領帶、頸巾紀念品找我義助設計,一口應允,感念摯友們,也亦舉手面向將我災難不斷身體治癒、一眾醫生的致敬。
醫病之外,醫生就是醫生。
當然我聽過、讀過「無國界醫生」,也曾在新城財經台「遊山玩水」節目裏,訪問曾服務過無國界組織成員的工程師。
然後認識陳梓欣。
閒聊非一般日本、韓國、台灣、泰國;香港人已經去得白熱化,閒過入元朗、真正無國界遊埠以外、遙遠國境的行旅;偶然,南非、蘇丹、伊拉克……耳邊飄過,除了南非(首都約翰尼斯堡危險得很,勸你都無謂滾搞),為啥去蘇丹、伊拉克?
啊,南非是醫學院四年級實習的選擇;當大部分同學揀醫學先進國家:美國、英國、澳洲、加拿大、新加坡、甚至非英語國家如德、法、荷、比、北歐富裕諸國。當然南非醫學曾亦昌明,歷史上首個換心手術舉行國;選擇並非都會、大城市的醫院,而是邊皮遙遠貧困鄉間……
點解?
人手不足,站上崗位,必要時之需,什麼奇難雜症都需面對。未幾,想也未想過;陳梓欣助產婦剖腹產子。
高水平文明社會的醫學實習,奇難雜症不會落到還未畢業的年青準醫生手上。偏僻遙遠鄉間,某些國度歷史上、曾出現過上山下鄉草鞋醫生。就是現今世代,當條件簡陋,只擁起碼醫學程度的準專才,也需硬挺面對。
南非並非首次離家,陳梓欣早在中學時期,已曾不止一次前往菲律賓當義工;不幸踏出約翰尼斯堡機場,即遭十多黑人推倒在地圍搶,幸運重要物件如謢照、銀包、電腦被掩蔽好,被搶只是一包衣物(倒楣鬼賊!)
換了其他人,見過鬼拍黑,遙遠陌生國度、除非鳥語花香碧波蕩漾度假勝地,敬謝不敏。
陳梓欣沒被嚇倒,執業後,再而成就外科手術資格,合乎無國界醫生組織要求獨當一面專才,踏上艱辛服務第一程;南北為石油互戰不斷蘇丹,體驗非洲大陸晚上冷得必須蓋被、白天一面做手術一面滴汗,平素無事只能待在無國界醫生營地,盡量、尤其單獨不外出,近似修士的生活。
(二之一,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