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報告 從未倡橫洲只建4,000伙 指第2、3期無技術困難 揭梁特狡辯

研究報告 從未倡橫洲只建4,000伙 
指第2、3期無技術困難 揭梁特狡辯

【橫洲黑幕】
【本報訊】保密多時的橫洲發展計劃研究報告昨日終於公開,報告顯示顧問從未建議只發展第1期的4,000個單位,反而建議盡用地積比,一併興建近1.7萬個單位;又表明發展計劃無不能克服的交通及環境問題,即使考慮了地區人士的反對,3期公屋都可先後於2025年及2027年落成。立法會議員姚松炎認為報告顯示第2、3期發展根本無技術問題,促政府交代拖延發展的理據。
記者:林偉聰 鍾雅宜

顧問公司奧雅納就橫洲發展的交通、環境、排污、空氣流通、地勢等方面進行可行性研究,提出兩個公屋方案考慮:方案1建議以5.5倍地積比發展,興建15,615個單位;方案2則以6倍地積比發展,興建16,245個單位;顧問報告從未建議單獨發展第1期或將第2、3期押後。

與「先易後難」說法有異

顧問經考慮各方面問題後,建議採納單位數目更多的方案2,認為更有效紓緩區內對公屋需求,又認為只要有適當交通及環境緩解措施,並無「不能克服(insurmountable)」的問題;顧問與政府商討,將方案2修訂為建16,975單位,與特首梁振英之前稱「先易後難」有出入。
顧問在〈工程推展及成本計算〉報告中有交代發展時間表,表示考慮計劃遇到地區人士反對後,認為雖未能按原定時間表落實計劃,但第1期及第2、3期公屋仍可分別於2025年及2027年落成。
政府昨日在公開報告前透過消息人士向傳媒放風,指顧問報告只是純技術研究,未考慮其他因素,如地區人士意見、政府政策和處理棕土作業政策,因政府考慮了此等因素,故決定先推第1期。
消息指若一併推行3期,整體單位會比原定時間更遲推出,並提出多個技術問題,如交通方面須改善多條道路及交匯處;排污方面要鋪設新污水渠,更要提升元朗污水處理廠的處理能力;又指其餘2期地盤較多棕地作業,有地下污染問題,須先土地淨化;其他工程如建額外變電站、生態評估及補償,全部需時數年。
不過根據報告,顧問提出的時間表已考慮了政府提出的這些技術問題,而且大部份工程可同步進行,不影響整體完工日期。例如顧問估計變電站可於2022年落成,比第1期公屋落成早3年;元朗污水處理廠的提升工程則是渠務署本身已打算推展的計劃,料於2022年完成。

議員促交代拖延原因

土地污染方面,報告表示發展範圍北面、用作元朗工業邨擴建部份有較嚴重的土地污染問題,但同時表明南面用作公屋發展的範圍本就主要用作居住用途,潛在的土地污染是「少得多(much lower)」;顧問時間表亦已計算土地淨化工程。
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立法會議員姚松炎指,顧問報告確定橫洲第2、3期發展項目是沒有技術困難,只需多用2至3年便可完成,有別於政府所稱,發展因技術問題要無限期拖延。他稱會追問政府披露「摸底」的具體內容,要求交代有何考量,以致不採納顧問建議,如政府不願合作,有議員會在立法會引用特權法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