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醫多面睇︰腦小血管病可增中風危險

中西醫多面睇︰
腦小血管病可增中風危險

腦小血管病是指大腦內直徑介乎40至200微米的微血管病變,研究指本港患者約佔長者人口三成。患者初期多無明顯病徵,但思想認知反應漸漸變得遲緩,在管理計劃和處理複雜事項上存在困難,部份患者會有情緒及性格上的變化。若病情持續惡化,患者認知功能可永久受損,同時可有抑鬱、步履不穩、尿頻或失禁等症狀,嚴重者更增加臨床中風機率。

西醫之言:

腦小血管病的主要風險因素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及吸煙等,故維持健康飲食習慣、適量運動、減少煙酒等乃是預防此症的重要一環。與俗稱「老人癡呆症」、「阿茲海默症」的認知障礙症不同,此症並沒有明顯記憶力衰退症狀,但因中風機率較高,曾患中風的患者三年內患認知障礙症的風險較一般人高3.4倍,因此預防患病對維持長者健康相當重要。

中醫之言:

中醫固然沒有「腦小血管病」的病名,但認為「腎為先天之本,腎主骨生髓」,而「腦為髓之海」,當長者腎陽逐漸虧損,「腦髓海」不足,臟腑功能可逐漸衰弱,影響軀體和精神出現衰退症狀,使腦筋變得不靈活。透過中藥和針灸可補腎填精益髓,疏通經絡來平衡臟腑,腦髓盈滿則耳目聰明,精力充沛,有助改善思想遲緩等症狀,減低中風機率。
長者應注意營養攝取,多進食補益腦髓的食物如核桃、黑芝麻、枸杞、大棗等,平時多進行讓腦筋靈活的活動如閱讀、使用電腦或玩桌上遊戲,及參與社交活動,均有助減低患病機率。

撰文:中大醫學院周佩芳認知障礙預防研究中心執行委員、香港中西醫結合醫學研究所研究助理教授黃沛霖博士
香港中西醫結合醫學研究所中醫專業應用教授、專業顧問鞠琰莉教授
隔周三刊出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