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震耳欲聾的支那之爭,既無趣又無聊,帶頭玩嘢的固然幼稚,借題發揮的也實在低章,兩方面都幫唔落,因為剛巧在倫敦旅行,只想起當地人惡起來罵人,有一句當頭棒喝的silly cow,愛護動物人士或者會抗議母牛躺着也中槍,把節外生枝撩是鬥非的我打進十八層地獄,但閣下不覺得那兩個字底下鋪墊的「冇你咁好氣」,借過來洋為中用恰到好處麼?隔岸觀戰唯一的得益,是尋根高人抽絲剝繭將China的「猜」追溯到秦朝,令我茅塞頓開:一直以來,以為毒舌鬼佬侮辱中國人的Chink指「清」,八國聯軍的後遺症,真是太缺乏歷史宏觀了,合指一算,公元前二百年和公元後一千六百年之別啊,氣派是秦大還是清大,審都不必審。
上星期李碧華小姐有篇專欄,網上初版題目《壇蜜和泰俑》,末期校對綜合症患者一望直覺是「秦俑」之誤,然而好衰唔衰,那幾天正值泰王病危,讀得書少難免心虛,自作多情猜測他們的皇室會不會也有兵馬俑陪葬傳統,立即拜讀文章以釋狐疑。想不到秦泰系列的馮京馬涼,竟有更精彩的續集:一國之君駕崩後舉國哀悼,娛樂場所烏燈黑火,面書有人轉貼一個基佬的疑問,大意是「有冇人可以話我知,呢種時候係唔係應該取消去秦國旅行」。哈哈哈,莫非穿越劇看得太多,以為收拾細軟赴赤鱲角搭一程短途飛機,就有本事cosplay《將相和》的藺相如,來一幕轟轟烈烈的完璧歸趙?不過焦慮倒是正確的,曼谷的酒吧骨場沖涼房可想一概停業,尋芳客此時此刻降臨秦國,恐怕真的會逼於無奈完璧歸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