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志願──從電競選手到買一層樓(自由撰稿人 堂前燕) - 堂前燕

我的志願──從電競選手到買一層樓
(自由撰稿人 堂前燕) - 堂前燕

在回答時下年輕人最關心甚麼這個問題時,至少對一些人來說,答案終於不是買樓和升學就業,而是正在芝加哥舉行的英雄聯盟世界大賽。對很多上了年紀的人來說,他們大多連英雄聯盟是甚麼都沒有聽說過。
英雄聯盟是電子競技遊戲,像體育競技一樣。而如果這個遊戲在全世界體育課時間最少的城市之一風行,其實很合理。但在不少人眼中,青少年為電子遊戲如此瘋狂是件很荒謬的事──雖然同時間他們當中不少人會徹夜睇波,甚至在酒吧為愛隊與人口角打架。
有兩位理應認同這些無理指摘的人,卻做了不一樣的選擇。一年前,台北市長柯文哲現身英雄聯盟世界賽台灣隊對韓國隊的賽事,還老來嬌地戴起角色卡通帽。事實上,早在世界賽開打前,柯P已親自下場cosplay遊戲角色替台灣隊打氣,而本年度,蔡英文總統更是親自出馬。這兩位老人家並沒有玩過這個遊戲,但他們願意參與這個年輕人熱衷的活動之中,而不是把它視為年輕人年少無知的兒戲鬧劇。
是甚麼促使他們願意對年輕人顯示出足夠的重視?
蔡英文在總統就職演說上,說她要為年輕人打造更好的國家──這不是政治正確的說話,難道就不用為中年人、老年人打造更好的國家?但年輕人是國家的未來,惟有改變年輕人的處境,才可以改變國家,如果連年輕人都處於絕望,那這個國家又何來改變?
這樣說合理吧?但當我坐在柴灣的青年廣場再回想這些說話時,卻倍感惆悵。這個人流疏落的青年廣場耗資近8億港元,每年管理費高達6,000萬,更讓我感到它就是政府青年政策的縮影:流於形式和交差。
政府的思路是這樣的:年輕人有訴求?好,我成立青年委員會,滿意了吧?但委員不是傳統政商界二代就是親建制人士,重要的是他們的價值觀一點也不年輕,。不是年齡的問題,而是他們這個圈子根本反映不出主流年輕人訴求。
政府是樂於看到這個結果的,透過褒揚採納他們的意見,賦予了委員會代表青年意見的合法性。而作為回饋,委員會也確保調研出來的青年意見在政府可控範圍之內。這是政府與青年委員會之間的權力輸送,卻犧牲了年輕人──無論是政府還是委員會,他們從來沒有對年輕人的訴求展現出足夠的重視,只想敷衍了事,透過一手硬一手軟,他們定義了成功,就像今年的傑出青年一樣,成功就是買一層樓,而不是擁有一個電競選手的夢想。

堂前燕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