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觀點:內房調控影響或較以往微 - 張敏華

基金觀點:
內房調控影響或較以往微 - 張敏華

陸續有更多內地城市公佈措施打擊熾熱的樓價,數目達到20個,令市場聯想到2006年至2007年及2010年至2011年的樓市周期,內地政府打壓樓市所帶來的沉重影響。內房盈利前景轉差令股價大幅下跌,中國海外發展及華潤置地今個月錄得10%跌幅。雖然措施可能打擊今年第四季及明年第一季的房屋銷售,但我們認為,現時市場需求及發展商的財政狀況,跟以往有明顯改善,料影響可能較過去輕微。
在需求方面,過去每當內房市場炒賣過熱,會連帶東北偏遠地區的房價都錄得顯著升幅。但今年情況有點不同,雖然重要城市的房價上升20%至30%,但偏遠地區的房價只上升5%。
我們估計,今次內地調控措施,只會暫時冷卻一線城市的樓市,而城市化的大趨勢,居民湧入城市工作,會繼續支持內地居民的住房需求,只是買家可能選擇較為二線城市置業而已,而並非令房屋需求蒸發,全國銷售相信不會因此而暴跌。
至於發展商的財政狀況,無論是負債比率,還是貸款成本,企業的財政明顯較過去健康。例如行業的淨負債佔資產比率,由2010年底的72%,跌至今年上半年的65%,並預期今年底將跌至63%。而行業貸款成本,亦由2010年時的8.3%,跌至今年上半年的5.8%,而全年的平均水平可能只有5.5%。這情況下,我們認為今次發展商面對的財政壓力,或較以往為低。
總括而言,內地的調控措施,短線或影響內房股的盈利,但對財政的衝擊可能較以往輕微,股價的調整壓力有機會較以往為低。投資者在選股時,除了要留意企業的財政狀況,亦注意企業的派息政策。料派息比率較高而財政狀況較佳的企業,有較佳的防守性。

張敏華
花旗銀行投資策略及環球財富策劃部主管

本刊物是根據花旗投資策略及研究部所提供之資料。
所載之意見,推測,及預計為上述部門於報告日期之判斷,所有更改並不作預先通知。
©2016 Citibank
Citibank and Arc Design is a registered service mark of Citibank, N.A. or Citigroup Inc.Citibank(Hong Kong)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