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校委 4研究生爭1席

港大校委 4研究生爭1席

【本報訊】經歷陳文敏副校任命、李國章獲委任主席等政治風波,大學界是否出現政治干預的情況令人日益關注。香港大學的管理團隊校務委員會,昨日就開始研究生代表換屆選舉,四名候選人將競逐一席位,選舉期至本周五(21日)。面對特首任校監及校委會改革爭議,各候選人立場不一。
港大校務委員會兩名學生民選代表之一的研究生代表,昨日開始換屆選舉。本屆選舉有四名候選人,分別為競逐連任的研究生會主席朱科、社會科學學院文科碩士(中國發展研究)李享宸、法學碩士(仲裁及爭議解決)羅修慧及法學碩士(人權法)巫堃泰。記者昨就爭議議題,向候選人查詢立場。
就廢除特首任校監必然制,候選人巫堃泰直指制度無必要,「睇番外國其他大學都唔會咁,通常係一個委員向政府問責」,又稱特首如攬權,大學院校自主易受威脅,故如他獲選,將聯同其他院校一同爭取及處理廢除該制。另一候選人朱科則認為「名義上無可能完全取消特首任校監制」,指因大專教育牽涉公帑,故特首有管治權。
有關改革校委會,朱認為應從類別分類,新增校委代表,「例如新增教學人員代表、其他院校代表種類,等多啲持份者,有廣泛意見」,惟他反對增加學生代表,「如果有兩個研究生代表,咁邊個嘅意見先係代表研究生」。

「缺學生聲音成一言堂」

巫則持相反意見,「夾埋有三萬幾個學生,但只得兩個學生代表?𠵱家教職員代表都有四個,我諗比例上學生代表至少都要增加到四個(代表)」,巫又指如更多學生聲音進入校委會,議會聲音可更多元,才可透過辯論、政府方式解決問題,否則一言堂意見或造成衝突。
記者於截稿前未能聯絡另外兩名候選人李享宸及羅修慧。據港大學生報《學苑》報道,羅亦同意提高校委會校內人士比例及廢除特首任校監必然制。由即日起至周五(21日)為投票期,約萬六名就讀港大的研究生均可從網上或到港大投票。
■記者葉偉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