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天從特區政府到西環到建制派團體對梁頌恆、游蕙禎兩人的「宣誓小動作」批評不斷升溫,梁振英狠批二人把中國念成類近「支那」是侮辱全體中國人,建制派團體及議員也紛紛發聲明譴責及要求道歉,有的更指二人的言行形同叛國,已失去當議員的資格。
敢做不敢認令人失望
梁頌恆、游蕙禎兩位青年新政立法會議員上星期三宣誓時的表現的確令人失望及遺憾。本來,兩人要借宣誓展示獨有政治立場無可厚非,也不算是甚麼大不了的事。兩人最大的問題是做法兒戲、幼稚,態度閃縮缺乏誠信,把其他人當「儍仔」,並充滿蔑視立法會及市民的味道。梁、游兩人若真的要展示對中國的不滿,展示自己對當權者的輕蔑及defiance,他們堂堂正正,清清脆脆把要說的話如「支那」以至粗口說出來就好了,再向公眾表明故意如此。只有這樣,兩人才是真正表態,才是真正顛覆議會及蔑視當權者。
很可惜,兩人選擇了遮遮掩掩,偷偷摸摸,隱晦的以「諧音」讀出「支那」這個字及形同粗口的用語,事後更推說只是英文不好或有「鄉音」,讀不清楚,擺出一副推託狡賴的態度,完全不肯為自己的言行負責。顯而易見,兩人是在走精面,既想表示自己在顛覆宣誓儀式以贏掌聲,又不肯承擔責任以免影響自己的議員權位。這樣窩囊、無賴的行徑只能說是在欺騙市民、選民,損害議會誠信及公信力,實在應該受到譴責。
只是,梁、游兩人的窩囊,「敢做不敢認」對立法會及政治生態的傷害遠不及沒有按確當程序成為立法會主席的梁君彥。應該看到,立法會主席是整個議會的代表,行使重大的公權力,選舉立法會主席的過程理應符合公平公正原則,不能輕率馬虎,候選人更不能有任何疑點。
過往兩位主席范徐麗泰及曾鈺成雖然都是建制派陣營的人物,但他們至少透過確當程序當選,過程中議員有足夠時間討論,他們的資格也沒有受質疑。梁君彥卻不一樣,從一開始他是否有資格成為立法會主席就是疑問,因為他在自動當選新一屆立法會議員後仍然持有英國國籍及居留權,根本不符合擔任立法會主席的資格。
即使到建制派支持他出選主席時,放棄英國國籍的手續仍未完成,甚至進展如何也說不清楚,梁君彥只能像擠牙膏那樣在議員及公眾壓力下一點一點的作交代,拿出一份又一份相關的文件。可是,程序是否真正完成,他是否合乎基本法列明的資格卻始終說得不清不楚。在主要候選人資格成疑的情況下,恰當的做法自是推遲選舉過程,弄清楚當中爭議,再另定日子進行投票。這才是慎重及合乎程序公義的做法。
霸王硬上弓難成橋樑
可建制派議員卻不願意按確當程序辦事,藉着資深議員梁耀忠放棄主持會議的失誤強行推動選舉,不惜把堅持質疑及反對選舉的民主派議員、非建制派議員趕出會議室,又派出大量保安員組成人鏈確保能「順利」投票。就是在霸王硬上弓及候選人資格不清不楚下,梁君彥成為立法會主席,並開始行使相關權力包括主持會議及制訂議程。這種粗暴的做法不但令立法會主席的權威及公信力蕩然無存,不但令梁君彥無法成為各派議員信服的「公證」,他也難以成為七十位議員溝通的橋樑。對立法會以及整體政治環境而言,一個沒有公信力的主席勢將令議會運作更不暢順,出現更多障礙,也令包括議員在內的整體政治體系進一步失卻市民的信心與信任。
此外,梁君彥在參選主席過程中顯示他毫無政治承擔,也不懂利益衝突為何物。在曾鈺成宣佈退下火線後,早有消息指梁君彥是建制派屬意的繼任人,令篤定自動當選連任的梁君彥有非常充裕的時間及機會放棄手上的英國護照,讓自己符合當主席的資格。但梁君彥卻死抱護照到最後,直到距離宣誓就任及選主席不到兩星期才匆匆開始辦手續,他對外國居留權的「戀戀不捨」不但令北京尷尬,也令選舉過程平添大量疑點,單是這一點已反映他缺乏當主席應有的政治判斷及承擔。再加上他當主席後仍繼續擔任多家公司董事,收取酬金,令他不管從形象到實際上都充滿利益衝突的嫌疑。這對立法會形象的損害不是更大更深遠嗎?
盧峯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