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已明言「告別論政」,但我也有言在先:「告別,也不是永別。若發現政事有關鍵處而未有人提及,還是會點出來的。」
立法會開鑼即有三樁事引起議論。
一是三位議員由於在宣誓時「加料」及故意以扭曲的口音讀英文誓詞而被秘書長裁定宣誓無效,其中疑似英文粗口的抗爭式宣誓最受批評。根據韋伯關於從政的「責任倫理」,既然選擇立法會的舞台,又獲選民支持,對選民的責任就應該是先完成進入立會的宣誓手續,日後才在議會抗爭。但韋伯認為從政還應該有另一倫理叫「意圖倫理」,就是要體現投票給他的選民的政治意圖,不管他們宣誓的英文表述如何不堪,其真正意思就是「去你的中國」。年輕人面對十九年中共國的侵凌,倒水似的讓百萬人來港,搶床位、學位,搶高樓價,建天價高鐵,無必要的港珠澳大橋,更違反《基本法》不斷介入香港內部事務,一再阻撓香港實現真普選,凡此種種,年輕人的憤怒並要表達他們「去你的中國」的政治意圖,也可以理解。至於他們事後的解說,應視為他們為了最終能進入議會而不得已的說辭。
有人仍然質疑他們是否有中共聯繫,且莫說這種無根據的陰謀論不足採信,就算真有聯繫,也須等到他們有「賣港」行徑才予以譴責,現在未有任何行為就加以污名化,恐怕是帶點不懷好意的污衊了。
二是梁耀忠放棄主席職責的表現,這已經不是做得不夠好或可以更好的問題,他的任何解釋都不能逃避他背叛選民的指摘,即使辭職也難辭其咎,幫他說項的人或言論也讓人搖頭嘆息。
三是梁君彥的問題。毛孟靜提出她在2008年放棄英籍所獲確認的信函及印章,有論者指出梁君彥出示的文件與毛相異而可能涉及偽作。縱使最後判定梁的信函是真,他到上月22日才向英國提出放棄英籍並且到30日才獲確認,這說明他完全沒有參選立會主席的準備,當選後表示「好沉重」,更似乎顯示他不是很願意當此重任。
真正想當立法會主席的建制派有謝偉俊、田北辰。謝偉俊甚至獲得部份民主派支持。謝田二人又經過直選洗禮,而梁是多屆零票當選徒讓人恥笑的功能組別議員。然而,在中聯辦干預下,謝田二人放棄參選,而不太願意及沒有作好準備的梁君彥就領命上馬了。他在最後關頭才放棄英籍,爭議也就理所當然地發生。習慣一黨專政思維的中聯辦官員恐怕根本不知道有程序正義這回事。
中聯辦要你做,你能不能拒絕呢?在有兩千多年東方專制主義傳統的思維中,皇帝的賞賜是絕對不能拒絕的,不接受的後果會很嚴重,而接受了賞就意味着你對專制政權有更大的效忠,更多的依附。對此,我有自身的體會,容後再談。
周一至周五刊出
李怡
http://www.facebook.com/mrleey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