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軍備競賽 中俄可製軍事衞星

太空軍備競賽
中俄可製軍事衞星

外太空已成各國兵家必爭之地?在中國神舟十一號發射前夕,法新社引述外國專家稱,全球軍事強權正助長外太空軍備競賽,中俄兩國近年更表現出色,有能力製造具軍事破壞力的太空衞星。其中馬里蘭大學國際和安全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學者希欽斯(Teresa Hitchens)指,中國於2013年曾發射三枚衞星入軌道,其中一枚配備能操控其他衞星的機械手臂。有美國軍方官員則稱,美國須發展防衞太空資產能力。

中國盼2036年載人探月

中國航天水平近年不斷提高,除2003年時繼美國與前蘇聯後,成為全球第三個實現載人航天任務的國家外,2013年底更發射「嫦娥三號」火箭,運載月球車「玉兔」首次成功登月。當局計劃在2018年展開對月球背面的探索,2020年派火星探測器「螢火二號」登陸火星,力爭於2036年前實現載人探月。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董事長雷凡培本月表示,經航天專家梳理100個航天技術指標後,發現中國有約三分之一能達國際一流水平,屬「航天大國」,他盼2025年時再增加三分之一指標達標,成為「航天強國」。
法新社/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