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去年長者貧窮人口在政策介入後,回升至30.85萬,較前年增加1.47萬人,創2009年以來新高;貧窮率升至30.1%,即每三個長者就有一個要捱窮。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表示,人口持續老化,即使政策介入,也難保證可力抗貧窮長者增加現象,但她直言要幫助所有長者是「不切實際」。
88歲的黃婆婆每月領取的2,000多元長者生活津貼,只夠所住的公屋交租及電費水費等;兩名女兒難以兼顧她的生活費,在沒有積蓄下,惟有做兼職養活自己,每次花三個半小時來回車程,由九龍住所到機場亞洲博覽館做清潔工。
下班後派傳單執紙皮
黃婆婆說,過去數天朝八晚八或朝八晚七開工,日做11至12小時,每天只睡數小時,「天光捱到天黑,捱到一隻積咁」。掃地、拖地、倒垃圾等做到無停手,因長期接觸洗手間的潔手液,令右手嚴重乾燥至脫皮及刮損。兼職清潔收入有時一個月有1,000至2,000元,有時只有數百元;為了維持生計黃婆婆從不推掉工作,「一個電話就仆到去,搵食係咁,唔係人哋下次唔叫你」。她認識不少清潔工工友也是70歲或以上。
黃婆婆說,其他時間會派傳單,「執番一百幾十都好」,又會從朋友處取紙皮及舊報紙拿去賣。對於至今政府沒推出全民退休保障,她說,「怨有乜用,怨吓佢會幫你咩,怨都嘥氣」。
貧窮報告顯示,去年非綜援的貧窮長者多達26.39萬,較前年增加1.88萬人;報稱有經濟需要有3.74萬人,也多了2,600人。林鄭月娥表示,貧窮線只計算收入,會出現低收入、高資產情況,高估長者貧窮率。但以現時經濟狀況、保持低稅的競爭力及公共財政空間,「係難以全面冇針對性咁動用公帑處理呢個問題」。
港大榮休教授周永新認為,明年初政府會交代退保方向,料跟昨日林鄭的語調一樣,只針對幫助有經濟需要長者。但全民退保「落閘」與否,已成特首選舉議題,「實際上點樣做(退保),要睇吓下屆特首候選人點樣表態,已經唔係現屆政府去決定」。
■記者陳沛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