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少一點點常識 - 陶傑

缺少一點點常識 - 陶傑

女傑青很傑出地二十五歲買得起房產,又很傑出地,兩年之後供買完了,引起全城崇拜,當然,也有極少數年輕人責罵。
崇拜是正常的,因為中國講GDP,香港講金錢經濟。三十歲不到,就擺脫了港式「樓奴」的命運,能做到一個堂堂正正的香港人,不,中國人,不,一個擁有不戴枷鎖的人的權利的正常人,像電影「月黑高飛」,逃出了牢籠Happy ending,當然是成就了。
罵這位女傑青的,我認為,像眼紅中國GDP經濟強大一樣,出於仇富動機,不是太正常。
但是另一方面,香港的房地產價格飛漲,誰都知道,是「土地供求」長期失衡問題。
然而,土地為何求過於供?常識告訴你,是因為香港彈丸之地,人口太多。
如何解決?常識告訴你,是趕快限制人口,限制人口,首要限制每天一百五十配額的新移民,包括港男,包括貨櫃車司機,也要自律,找老婆,有本事去韓國找,去台灣娶。韓女台妹,也一樣嬌嗲溫馴,比起北上娶妻,你可以移民首爾和台北,比較有尊嚴,獲得新生,不必北上而一家妻小帶下來,可憐巴巴的排隊輪候公屋。
這是一個常識問題,各國如加拿大澳洲,都因勢調節,本來不涉政治。董建華叫你不要事事都「政治化」嗎?但是香港一提到「向內地爭回審批權」、「限制新移民」,即刻「政治化」,愛國愛港人士,認為這是不夠血濃於水,對國家沒有感情,排斥內地中國人民。
但是當毛澤東批判馬寅初,搞出人口膨脹之後,中國的鄧小平,厲行「一胎化」,全國節育打胎,將本來應該出生、但血淋淋鈎了出來,有的還做了胚胎羹湯的至少兩億「中國人民」的生命,大部份女嬰,這些小生命,也想投胎移民來做中國人,可惜才長了鼻子眼睛和四肢,還在蜷曲着,就通通慘遭扼殺在萌芽狀態,如此大規模的中國滅胎大行動,比拒絕或限制每天一百五十名大陸移民,不是更嚴厲萬倍的排斥分化?為何中國三十年的節育限制人口,不是一個「反中」問題,而特區政府若膽敢取回新移民審批權,即是包含「抗拒內地融合」的政治禍心?只是,常識告訴你:香港的什麼房屋問題,梁振英再「連任」特首十次,做到一百歲,壽終,再由他的女兒來承繼父志,再做特首拚命找土地,房屋問題也不可能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