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政治人物有承擔,原來難過30歲前供斷層樓。
梁君彥,既已接受了國家的任務,哪管你是廁紙或者底褲,都應當盡力而為,做到最好。但立法會選舉結束近一個月的時間才肯放棄英籍,明顯不願「賠了夫人又折兵」,如果不是建制派唯一候選人,便不肯為了未到口的「主席」而放棄「英籍」。這就是欠缺政治承擔的表現。
身為愛國建制一員,放棄英籍,難道不是天經地義嗎?
梁耀忠,資深超區議員,有幸主持新一屆立法會選舉主席的大任,本來正是時機向外界展示,其實泛民絕對有能力做主席;若果涂謹申落選,完全是因為建制派人數以眾凌寡。
但現在,泛民招牌一鋪清袋,居然因為好難做、做唔好,而棄糊讓建制派石禮謙上演一幕「轉房硬投票」的鬧劇。
梁議員,你的政治承擔哪裏去了?
你覺得要裁決那三位宣誓有問題的議員有無資格投票非常困難,但再難也是主席的工作;作為主席,只應考慮議事規則,而不帶個人感情色彩。
曾鈺成為何得到如此高民望,因為他雖是建制派,但面對泛民的拉布行為,他仍能秉公辦理,該剪的剪,該留的留,甚至一度惹來建制中人的譏諷。面對豬一樣的建制隊友,也照罵無情講。這便是主席的功架。
梁耀忠為怕罵聲悠悠而做逃兵,毫無承擔。
青政兩個議員,又要威又要戴頭盔,說了「支那」,擺明以日本侵華時侮辱華人的詞語來凸顯自己反共的立場,偏偏敢做不敢認,辯稱「鴨脷洲口音」;游議員講了英文粗口,竟然失去了講「扑嘢」的霸氣,而寧願諉過於自己英文不好。
你們是代表新世代的政治力量,敢做敢認,這才是承擔。講了不敢認,如何帶領信眾建功立國?
難道屆時又說,「我唔係講『獨立』係講『毒辣』,有懶音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