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專題‧世界視覺日】近視不簡單

【動畫專題‧世界視覺日】
近視不簡單

【本報訊】中大去年3月推行為期兩年的香港兒童眼科普查研究計劃,目標為3,000名6至8歲兒童及其父母提供免費全面眼科檢查,雖然有關計劃尚在進行,但 《蘋果》率先取得部份研究結果,該研究經過一年多的時間,接觸了6個地區共1,900個家庭,初步發現有三成6至8歲兒童近視。有眼科醫生表示,本港不少眼疾的種類都是源於兒童深近視,若在兒童階段已有深近視,有機會於青壯年階段便提早出現嚴重眼疾問題,大大影響生活。

該研究的眼科檢查中,包括屈光度數測試、角膜及前房檢查、眼底掃描等,基本上可驗出所有眼疾。常見兒童眼疾包括屈光不正(近視、散光、遠視)、斜視、弱視、色弱及眼敏感。研究暫時除發現有三成兒童近視之外,亦有3至4%弱視、5%斜視、4%色弱、40%眼敏感。眼敏感包括經常痕癢捽眼,有機會致角膜變形而令散光加深。計劃稍後會移師觀塘及沙田等地。

中大眼科及視覺科學學系助理教授任卓昇醫生稱,香港是「全球近視之都」,「好多家長誤以為近視只係講緊戴眼鏡、唔方便、睇嘢矇少少,而唔知道近視講緊眼球拉長,組織變薄咗,以致重要地方例如黃斑點、神經線因為拉薄咗導致損傷。」而深近視人士患青光眼、黃斑點退化、視網膜脫落等,可致盲眼疾的風險較高。

中文大學眼科及視覺科學系09年曾發表一項研究顯示,幼稚園生有100度以上近視的比率相比10年前同類型研究增幅近兩倍,顯示兒童近視有年輕化趨勢。近視的成因與環境及遺傳有關,近視加深的高峰期是8至13歲,任卓昇舉例假設8歲已有100度近視,一年加深100度,到13歲已經600度,而600度或以上已屬深近視,增加日後患深近視引起的眼疾之機會。

阿托品眼藥水是眼科界已知有效減慢近視加深的產品,早年有研究將400名兒童分成兩組,一半人使用傳統1%阿托品眼藥水,結果發現在兩年內近視只加深28度,但安慰劑組則深了120度。該眼藥水須由眼科醫生處方及定期檢查下使用,一般4至12歲兒童適用。

該眼藥水主要作用是放鬆睫狀肌肉,因為看近事物時睫狀肌肉會收緊,令眼球拉長。不過,副作用是瞳孔放鬆後會令兒童畏光,因此,4年前開始有低劑量療法推出,透過稀釋成份令副作用比以前降低。

10歲女生正嵐1年多前開始使用低劑量阿托品眼藥水,媽媽容太稱,女兒小二接受眼科檢查顯示正常,但一年後發現她抄同學家課表,她解釋因「睇嘢唔清楚」,驗眼後發現她雙眼均有200度近視要配眼鏡。滴眼藥水有些少副作用,正嵐現時須配戴變色鏡片,在室外遮擋陽光,她說:「見到陽光比較唔舒服,有少少痛,睇近嘢有少少唔清楚。」但她指不會影響日常生活。

容太稱女兒滴眼藥水後近視只加深25度,認為效果理想,她坦言當初正嵐一開始便有200度近視令她擔心,「我哋預計唔到佢近視深得咁快,唔想佢加深得咁快,滴眼藥水比較方便,每晚臨瞓前滴一次。」正嵐雙眼現有225度近視,媽媽讚她頗自律,不會沉溺玩手機或看電視。

任卓昇強調:「呢種眼藥水唔係神仙藥,唔係話滴咗唔加深,一般嚟講我會話畀家長聽用咗減慢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