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專題‧世界視覺日】手機藍光傷眼?

【動畫專題‧世界視覺日】
手機藍光傷眼?

【本報訊】「聽人講話手機啲輻射藍光會傷眼,我知道呀,但就改唔到,每日都要玩(手機)六個鐘。」23歲的Sharon聳聳肩地說。事實上,不時有人說手機等電子產品所發出的藍光會傷眼,藍光到底是什麼?真的會傷眼嗎?聽聽理工大學視光學博士梁子榮怎樣說。

藍光其實非發光電子產品所獨有,藍光其實是太陽光其中一種可見光,可見光波長一般介乎380至780之間,而藍光最為人所關注,主因是其波長短至400至500nm,所含的能量特別高,對眼睛較易造成影響。

除了藍光外,可見光還包括紅光、橙光、黃光、綠光、藍光、靛光及紫光等等,平日人們肉眼所看到藍色就是由藍光發出,「藍光波場特別短,所含有能量亦特別多,若我哋長時間接觸高能量嘅光,會引致我哋視網膜細胞出現變化,甚至令到佢哋死亡。」理工大學視光學博士梁子榮,有研究顯示長期接觸高強度的藍光,有機會引致黃斑點病變,最嚴重可以致盲。

梁子榮續稱,發光電子產品所發出的藍光,較太陽光內的藍光最少低一千倍以上,暫時未有研究指對眼睛會造成影響,「眼睛本身有防禦機掣,亦有新陳代謝,而且黃斑點內的色素就好似眼入面太陽眼鏡咁,會將部份藍光隔走。」雖然醫學界暫時未有研究指發光電子產品對眼睛影響,但每天長時間目不轉睛看對發光電子屏幕,對眼睛影響令人關注。

進行戶外活動時,梁子榮建議應配戴太陽眼鏡,可以阻隔大部份包括藍光在內的光,例如是紫外線,至於近年在市面上興起的濾藍光鏡片,他表示只能作日常保護,不能取代太陽眼鏡,因為能阻隔多少藍光,視乎不同牌子而定,「唔同牌子唔同價錢,效果都唔同,一般由百分之十幾至三十幾不等。」不過,梁子榮不建議市民平日進行日常活動時,完全阻隔藍光,因為這樣看出來景物或顏色都會偏黃。

香港視網膜病變協會中心主任陳國權稱,戶外藍光無孔不入,建議市民戴帽及佩戴太陽眼鏡,「出街時睇住地面,地上石屎路反射藍光上來上面射入來,下面又射入來,眼睛就接受咗很多藍光。」

香港大學眼科學系臨床助理教授伍立祺醫生表示,平日可以多汲取奧米加3,減低黃斑病變機會,相反紅肉含有較多奧米加6,較容易引起發炎,「奧米加3 對黃斑有保護作用,但人類只可以靠飲食攝取,那些食物多奧米加3 如深海魚或核桃、亞麻子油都多奧米加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