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專題‧世界視覺日】護眼4式你要知

【動畫專題‧世界視覺日】
護眼4式你要知

【本報訊】預防勝於治療,如何保護眼睛至為重要,中大眼科及視覺科學學系助理教授任卓昇醫生稱,有國際研究將6歲學生分成兩組,每組950人作比較,一組學生每日多40分鐘體育課,三年內近視病發率與沒有增加體育課時數一組學生相比減少9%,顯示增加戶外活動時數有助減慢近視加深。他鼓勵家長多帶子女參與戶外活動,「唔好淨係匿喺屋企玩手機、做功課。」

此外,兒童閱讀習慣、閱讀距離亦有影響,任認為良好閱讀距離至少超過30厘米,要在有足夠光線的環境下進行,「最緊要視野清楚、舒服,無論黃光或白光無乜太大問題。」每望20分鐘近距離景物,應望20秒20呎外景物放鬆眼部肌肉。

馮梓銘在鮮魚行學校就讀三年級,是個成績優異生,四、五歲開始接觸手機及平板電腦,「佢扭計時為咗平復佢,就即刻遞畀佢玩。」馮太坦言外出進餐時,手機成為令囝囝坐定定食飯的靈丹妙藥。

梓銘最愛玩刺激闖關遊戲,一關又一關,只要媽媽無叫停,可以連續玩四、五小時,「天黑喺房玩又唔會自覺開燈,有時我喺廳整飯唔記得,佢咪唔開燈匿喺房度玩囉!」不料,二年級學期尾,梓銘雙眼各有100度近視,需配戴眼鏡,早前記者再陪梓銘去理大驗眼,發現短短兩個月,左眼加深至175度,右眼則深至150度。「深咗好多,好驚訝,可能呢輪佢考完試畀佢放鬆吓,佢就搏命玩手機!」馮太指今後會限制囝囝使用手機及平板電腦時間,以免近視進一步加深。

理工大學視光師梁嘉欣表示,小朋友近視問題十年前後有幾倍增長,情況令人關注,她擔心小朋友太早或太長時間使用手機及電子屏幕,會容易令近視問題惡化。加上不少人誤解看書本跟看手機差不多,但梁嘉欣解釋,電子屏幕上的畫面會郁動及光閃動,對眼睛調節需求較高,會容易引起眼部疲勞,「你嘅眼要不停re-focus,要不停追住嗰啲公仔、圖案去聚焦,而且長時間使用電腦或觀看電子屏幕,除咗有機會患上電腦視覺綜合症外,更會出現假近視。」

原來當眼睛長時間聚焦望近物,令眼睛肌肉抽筋,當觀看遠景時不能適當放鬆,出現類似視力模糊情況,就叫假近視,梁嘉欣指,假近視程度及持續長短因人而異,可能持續數月之久,「如果期間若配戴過深度數眼鏡,反而真係會令近視加深,由假近視變真近視。」

為讓兒童正常使用電子屏幕產品,可參考衞生署的建議,包括兩歲以下兒童應盡量避免觀看屏幕;2至6歲兒童如有需要,應由父母或教師指導及監督,並每天不應使用多於兩小時;6至12歲兒童應限制每天花少於兩小時在電子屏幕產品上作娛樂用途;12至18歲應避免長時間面對屏幕。

護眼「貼士」:
1.增加戶外及體能活動時數,衞生署建議學童每日合共做不少於1小時體能活動
2.保持良好閱讀距離,眼睛與電腦屏幕保持最少50厘米距離,與平板電腦保持最少40厘米距離,與智能手機及書本保持最少30厘米距離
3.適度眨眼,每望20分鐘近距離景物,應望20秒20呎外景物放鬆眼部肌肉
4.在充足光線環境下閱讀,要眼睛舒服、視野清晰

資料來源:衞生署、任卓昇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