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淋巴細胞主要有B、T及NK細胞三大類,B細胞轉化成「漿細胞」 (plasma cell),分泌免疫球蛋白,可對付細菌及病毒感染。漿細胞出現基因突變,可引發「漿細胞瘤」(plasmacytoma),容易擴散至骨髓,又稱「漿細胞骨髓」(plasma cell myeloma)。骨髓有多種生長因子,有利骨髓癌細胞生長繁殖。骨髓受癌細胞入侵,影響正常功能,造成貧血,又令白血球及血小板數目下降,增加感染及流血不止風險。
骨髓癌細胞大多仍然保留分泌免疫球蛋白能力,但這些蛋白已失去正常功能,稱為副蛋白。副蛋白影響正常漿細胞分泌常免疫球蛋白,令免疫力下降。大量副蛋白又增加「血漿黏度」(serum viscosity),影響血液循環,可引致大腦及心臟缺氧,造成危險。副蛋白分子結構有「重鏈」(heavy chain) 及「輕鏈」(light chain) 兩部份,輕鏈較細小,容易破壞腎臟組織功能。輕鏈又可轉化成「澱粉體」(amyloid),沉澱身體主要器官 (amyloidosis),影響心、肝、骨髓、腎及腸胃道功能,造成嚴重破壞,心肌受損尤其危險。
癌細胞侵蝕骨骼造成破壞,引致骨痛,兼且容易出現骨折。脊髓骨受損,壓住脊髓神經,可引致下身癱瘓及失去下身知覺,甚至大小便失禁。骨頭受癌細胞侵蝕,令大量鈣質流失入血液內,電解失調可影響心臟及肌肉機能;鈣質經腎臟排入小便,令大量水份流失,可引致脫水現象,進一步影響腎臟功能。
懷疑骨髓癌,需要驗血確診、照骨及進行骨髓穿刺檢查。照骨可用磁力共振或正電子電腦掃描,較普通X光檢驗準確。治療骨髓癌有多類藥物可供選擇,較年輕患者可考慮接受「自體血幹細胞移植」(autologous ha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梁憲孫 養和醫院副院長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