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蜜糖水只花一分鐘,但要做出一樽蜜糖卻是經過數個月的日子才能成事,真的不容易。
業餘養蜂人謝國平自從十幾歲開始跟著爸爸一起玩蜂,便為養蜂這活動著迷,一養便已數十年,現在退休了,更專心在西貢養蜂。養了多年蜂,他更加堅定的相信,做蜜糖這回事,完全是看天做人。「呢兩年好差 整個天氣變了,植物也變了 ,開花時間推遲或早了。」謝國平慨嘆著。你以為只是多幾場雨的夏天沒相干,就因為連場的大雨,今年春末夏初的龍眼樹花開得不好,蜜蜂沒法採蜜,蜜糖便失收了。香港可以割蜜糖的季節有兩個,春末夏初是荔枝和龍眼樹蜜季節,這時的叫夏蜜。「以前常搬去有荔枝樹的地方割荔枝蜜,冬蜜在這兒(西貢),荔枝樹在洲頭、粉嶺、兆康苑那面,還有流浮山白泥那邊。看見有蜜有花便搬蜜蜂過去,過了花期又搬回來。」謝先生說。
跟夏蜜相比,謝國平更為期待冬天的到來。到了冬天,約在十一月至十二月左右,便是冬蜜登場的季節。香港的冬蜜主要來自鴨腳樹,還有一隻叫山桂花。鴨腳開較早,山桂花較遲,兩種花的味道有點差別,山桂花較香,鴨腳樹會帶少許苦味。冬蜜比較夏蜜,水份較低,密度高,香氣和質感較濃郁。夏天因為雨水多蜜糖稀會較稀。在蜂場採出的蜜糖可以直接食用,這種蜜糖叫生蜜,未經高溫處理,但生蜜如果水份太高的要放雪櫃。如果搖蜜糖樽很快看到氣體,便是水份較多。這種蜜糖要放雪櫃保存才不易壞。普遍來說冬蜜密度較高,便不用放雪櫃保存。至於平日超市買到的蜜糖,除非列明,不然主要都會經過處理,這種蜜糖密度會較高,不過很多營養素可能會隨加工過程的高溫中流失。說到今年冬蜜的收成預測,謝國平很保守,「未知,個天會變,未到時間不敢講。」跟天打交道的人,都是謙卑低調,不敢向天妄出狂言。
香港也有其他可以讓市民買本地蜂蜜的老蜂場,像五十多年的文園蜂場,永和蜂場和寶生園等,不過如果想去買蜜糖前最好先致電查詢,畢竟這些蜂場地點偏遠,而蜜糖供應有限。
記者:謝翠玲
攝影:王國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