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屆立法會終於開壇正式運作。從選舉結果看,民意求變求打破政治僵局的訊息非常清晰,對當家作主的期望只有比以往更大。但從立法會實際權力及議席分佈看,建制派仍佔有主導優勢,新一屆立法會主席由「零票當選」、民望低下又遲遲才放棄外國國籍的梁君彥「粗暴」當選就可以看到建制派的優勢。
此外,特區政府對立法機關的指點、干預比以前更放肆,議員宣誓前就特別發表聲明指不逐字逐句按誓詞宣誓有可能長期只能候任甚至被褫奪議員資格。這樣粗暴的干預理應被全體議員批評、反對;可惜,建制派議員自願配合特區政府成為橡皮圖章,對政府干預立法會甘之如飴。在特區政府跟建制派議員加強「配合」下,新一屆議會要體現改變,體現民意不會比上屆立法會容易。
非建制派沒有分裂本錢
儘管如此,立法會議員特別是非建制派、民主派議員受到二百萬選民的重託,有必要在未來四年盡力防止香港進一步沉淪,盡力推動香港走出政治僵局,盡力令香港朝當家作主的目標前進。我們認為,在這三個大方向上,非建制派及民主派議員沒有分裂的餘地及本錢,他們有必要努力合作阻止惡政、惡法在議會通過。
首先,還有不到半年就是下屆特首選舉,目前政圈傳言多不勝數,有的指北京決定換馬,不讓梁振英連任;有的指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將是真命天子;有的則認為各種傳聞只是煙幕,最終北京屬意的人選仍是梁振英。由於挑選特首基本上是由北京說了算,港人意見影響不了大局,北京未必會因為市民對梁振英的厭惡而決定撤換他,不管市民及非建制派立法會議員都有必要作最壞打算,包括梁振英連任或更不堪的人上場。一旦出現這樣的情況,非建制派議員就成為頂住倒退,擋住惡政惡法的最後防線,包括基本法二十三條立法,各種各樣限制市民權利與自由的法案都必須全力抵擋、拖延、務求令它們過不了關,成不了法律。而要成為市民權利牢固的屏障,非建制派議員的任何一票都不能少。若果非建制派各自為政,又或因個別、局部的分歧各走各路,市民的屏障便蕩然無存,政府及建制派便可以予取予攜,這肯定有負選民的期望。
共推動短期中長期目標
除了防守以外,非建制派議員當然有責任為市民、選民爭取他們的訴求,兌現他們的競選承諾。三十位非建制派議員當然各有抱負及承諾,有的爭取全民退休保障,有的爭取香港自決,有的要改變鄉郊發展模式,有的希望強化墟市發展,有的認為要加強反貪防貪……。這些政綱當然各有本身價值及重要性,議員有必要在未來四年用本身的方法、政治能量全力爭取。不過有一些短期、中長期的目標對所有非建制派議員都有重要性及價值,值得他們聯合推動。短期而言是反貪腐及官商鄉黑勾結的問題,中長期而言則是繼續爭取真普選。
貪腐的危害性在香港誰人也不陌生,特別是當貪腐涉及政府官員、滲入政府決定過程時更不能不追究到底。其中「UGL事件」及「橫洲發展計劃」揭示了種種不當、有問題及以至利益衝突的情況,甚至可能隱藏貪腐及不當政治利益交易,對香港整體利益損害極大,並將嚴重削弱市民對政府及政策制訂過程的信心。非建制派議員實在有必要聯手合作,按立法會權力及特權法成立專責委員會追查事件真相,向公眾作全面交代。
另一方面儘管人大常委會的八三一決定為普選設立不合理的限制,但市民從沒有放棄對真普選的追求,仍希望可以一人一票選出特首及全體議員。此外,真普選也是港人能否當家作主的前提。爭取不到真普選,其他目標包括改善規劃,改善資源分配只有更難做到。作為市民代表的非建制派議員怎麼能放下「真普選」這目標呢?
當然,爭取這些目標不容易,特別是建制派議員比上屆更粗暴、更專橫。但非建制派、民主派議員代表的是多數民意,他們在未來四年該無畏無懼無私的為市民打拼,全力抵抗建制暴政,防止香港再向下沉淪。
盧峯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