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樂好易:不要詆毀跑步

體樂好易:不要詆毀跑步

長跑運動在商品和明星代言人的反向製造需求下,熱潮越來越熾熱。其實越多人喜愛參與,對運動工業的發展和港人普及健康來說,肯定是更正面的。但同時間,每年因為長跑而受傷的朋友也確實不少,受傷部位多為足踝、腳掌、盆骨關節、膝關節及肌肉拉傷等……這未必是因跑步技巧關係,很多朋友也有種錯誤的概念,就是跑長跑會容易引起膝痛及關節炎,但筆者認為這是一個不公的定論!
根據研究顯示,跑步對肌肉的疲累及關節壓力會比步行高出八倍,但相比之下,足球員的關節炎風險比長跑運動員更要高。另外,當比較跑步及非跑步朋友的脊柱骨質密度、盆骨關節及膝關節情況,在自然退化的時間表下,跑步者是沒有顯著增加骨節炎的風險或長遠產生的機會。
因此,我們不應去完全歸咎跑步引起關節炎,反而要檢視我們有否認真去看待這項運動。長跑是屬於高撞擊性運動,下肢的負荷較大,因此標準體重(BMI)較高的朋友確是應當花一點時間先減磅,減輕關節的壓力,跑步會更見安全及輕鬆。其次,針對性的肌肉訓練及伸展運動也能加強我們身體的穩定性及平衡,除了能加強跑步效率外,更可避免關節勞損,亦能加快身體復原。
第三,不要盲目鍥而不捨的日跑夜跑,我們應該更科學化的進行訓練。現代的主流練習已不是一味只顧跑步,我們可利用不同的有氧練習幫助自己作交替式訓練,如太空漫步機、游泳、甚至循環式訓練等,儘管動用的是不同的運動單元,但同樣有助心肺的鍛煉及耐力,最重要是讓跑步的大肌肉群可享有休息時間。最後,跑步距離的長短也需循序漸進及按計劃進行。不要只顧滿足自己,但若身體條件根本不足應付,最大受害的只會是關節及肌肉。
愛跑步,先要愛錫自己的關節。

撰文:聖雅各福群會永嘉諾健體中心經理陳國雄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逢周四刊出

想輕輕鬆鬆健康?,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