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蔭權年代,仇富及仇商的情緒開始鬧大,加上曾特首明言「親疏有別」,對抗政治遂乘勢而起。而唐英年與梁振英當年對壘,支持梁的其中一個理由,是唐代表的富二代倘成功出線,財團富豪治港的衝突將進一步惡化,令中央的管治更舉步維艱。
諷刺的是,今天香港的社會分裂、不公義情況更明顯,資源分配不公平問題更嚴重。梁振英代表的窮二代白手興家奮鬥成功精神,本來是平衡甚至減低香港人仇富與仇商情緒的最佳手段,令社會和諧得以重建,但梁這四年多的表現適得其反,以致再沒有人能肯定,倘若由富二代治港,香港會否仍如此不濟。
梁振英最着緊的UGL事件,肯定不會發生在唐英年身上,梁振英班子的質素,公認遠不及唐英年能號召的精英人選。而梁振英個人的語言偽術技巧,唐英年拍馬難追,甚至是雨傘運動的「平亂」方式,唐英年也不會予人如此強悍決絕的信心。誰也想不到,當年中央捨唐英年而取梁振英,香港的社會不義、不公與不濟,竟會因此而變本加厲。
不過,梁振英一定不會承認這些事實,因為他即使不能連任,也必求能全身而退,絕不會坐以待斃,他日任由中央或港人處置。
看了梁振英的經驗,唐英年雖必不會捲土重來,再次與梁氏角逐比拼;但梁振英卻不能不擔心,如果泛民或反建制派成功協商,派出代表和他作公開較量,不論最後他能否借助中央之力殺出重圍,但在辯論過程中一定會嚴重失分,令個人的公信力及治港能力徹底遭人質疑。
因此,連日來《大公報》已開始有意「喝停」泛民考慮派人出選特首,公民黨的余若薇由於實力超班,立即成為第一個要推倒的潛在對手。
平情而論,任何人若得不到中央的祝福,根本沒有當選的可能。建制派若有人陪跑,也早有自知之明及中央默契,不單到最後不會空手而還,在競選過程中亦不會讓中央屬意的真命天子出意外或被尷尬,總之只要經過正式比拼,以合法程序選出得勝者,大家即算任務完成,所以中央及任何陪跑者均不怕泛民報名參選,惟有不願在公眾面前出醜的候選人,才不想有任何「破壞性」的對手同場角逐。
他日反對派若有代表參選,其唯一目的與作用只會是凸顯制度的不足與梁振英的不是,而非相信或希望有機會能勝出。他甚至可以公開呼籲選委不投票給梁振英、投白票或只投給自己推薦的其他候選人,變相發揮退選的作用。這種憑信心參選、憑真心投票和憑良心表態的,正正是梁振英最不欲見到的發展,所以一定會將之摧毀於萌芽期。至於泛民有沒有人力足擔此重任,坦白說,至今還未看到合適人選。
周信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