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北水換馬,內銀股拖累大市!港股昨受外圍拖累,加上份屬指數重磅股的內銀股不再受北水熱捧,內地資金改買中海油(883)與中資汽車股,恒指延續跌勢,三日合共回吐545點。
恒指在外圍拖累下連跌三日,昨最多曾跌281點,尾市跌幅大為收窄,收市跌142點或0.6%。H指跑輸恒指,跌131點或1.3%,收報9673點。主板成交683億元,大市沽空率10.6%。北水南下進一步放緩,港股通淨吸資額由周二的15億元人民幣減至昨日的9億元人民幣,使用額度僅佔全日額度8.6%。
不再熱捧內銀股
自港股通本周二恢復正常交易後,北水對內銀股熱情明顯大減。內銀股周二完全絕迹於每日十大成交活躍股之列,昨只有工行(1398)一隻內銀股入榜,惟該股昨經港股通錄1.02億元淨賣出。
惠理基金投資董事王焱東解釋,半年前A股較H股折讓幅度達兩成,加上後者股息率高於6%,故吸引北水入手。惟在內地資金早前積極追捧下,內銀A股與H股估值差距現已收窄至只有半成,內銀H股的股息率亦降至約5厘水平。內地投資者扣除就股息收入所須支付的稅率後,實際上只袋約4.5厘股息,比內銀A股派息還要低。
北水最近兩天改吼其他中資股,中海油是昨日港股通最活躍股份,淨吸資額近1.4億元人民幣,騰訊(700)亦連續兩日成港股通第二大成交活躍股,惟該股每日淨吸資額不多,僅得數千元人民幣。另吉利(175)、東風(489)與廣汽(2238)三隻中資汽車股,本周亦明顯成為北水愛股。
友達資產管理董事熊麗萍不排除北水在內銀股累積一定升幅後不再買貨之餘,更反過來沽貨。她又認為內銀股缺乏北水支持,昨為恒指與H指帶來壓力。事實上,單單是中行(3988)、建行(939)及工行三隻內銀股,昨已拖累恒指下跌68點,相當於恒指昨近半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