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霸權 - 陶傑

諾貝爾霸權 - 陶傑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一名英國人,一名芬蘭人。因共同創建了一套理論、破解華爾街經紀領高薪花紅的腐敗不公,平分七百萬港幣獎金。香港亞太研究所的一名學者說,這套理論,其實是香港大學張五常最早提出的,原創理念,啟發出了這兩個洋學者,「啟發佢哋的人冇得獎,我覺得好唔抵。」
原來張大教授的理論,當年以文字表達,少用圖片,但四十年後,這兩位諾貝爾得主卻用數學模式來演繹,用特府慣用的中國術語,「提振」了張教授的理論,並加以「優化」,所以摘了桃子。
「啟發」的先驅,沒有得獎,確實不公平。譬如今日香港的「一國兩制」,香港的「資本主義制度五十年不變」,沿用的是「港英」為香港的中國人創建的三權分立、自由公正的制度。連孫中山初涉足香港,看見港島街道有序、衞生整潔,也受到「啟發」,決定推翻滿清。香港今天當做寶貝一樣的「一國兩制」之下的另一制,飲水思源,因為一八四一年英國商人義律的選擇,然後是維多利亞時代歷任總督的啟發,覺得應該拿過來保護五十年的(不管有沒有能力做到)鄧小平,只是二手的中介人。
所以今日的維多利亞公園有維多利亞銅像,尚欠一座義律銅像,一座開埠港督濮鼎查(香港土著音譯「砵典乍」)的銅像,此三星是啟發孫中山、藉香港垂範中國人何謂文明的先驅,正是張五常一級的靈魂人物。況且世界進入文化多元的政治正確時代,連美國總統人選,也要一屆黑人、下一屆女人,體現性別和種族平等。哈佛普林斯頓收學生,早已設定有色少數族裔的配額。為什麼諾貝爾經濟學獎,年年都由白人男性來壟斷?
荷里活大片,也要撥一兩個Quota給中國明星,海報上佔一大頭,以打入中國市場啦。二十年來,中國改革開放,成為世界經濟火車頭,Made in China帶動全球經濟,諾貝爾經濟學獎早應該頒給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等任內的經濟顧問,但連屆下來,一個也沒有,就是明擺着的種族歧視了。因為諾貝爾評審委員會,沒有因種族人口合理分配膚色國籍,全部由白人來把持,正如海牙國際法庭,法官沒有一個中國人,自然產生南中國海主權不屬中國的裁決了。諾貝爾各獎的評委機構,還沒有被中國人用各種方式手段拿下來,所以就充滿種族偏見了。
當然,有的獎項,如文學獎,坐進中國人做評委,則一定更不會頒給流亡詩人北島,相反,網紅小鮮肉愛國作家周小平會得獎。在這方面,許多中國文人,心底裏還是暗自希望由馬悅然這樣的洋人來作主。中國人的心理很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