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周星馳的定義,一個人無夢想同條鹹魚有咩分別?有分別,只要你供斷層樓,無夢想的鹹魚也可以變成傑青。
今年的五大傑青,唯一的女將引起爭議,因為她炫耀的功績是「30歲前供斷層樓」,而方法是「不要夢想,賺錢至上」。
那為何不另外舉辦一個「十大傑出鹹魚選舉」,專門選出一些無夢想,鬥快供斷層樓的「香港傑出軀殼」呢?
女傑青當日供斷層樓,得到一個800呎的單位;今天青年人即使供斷層樓,也只得一個開唔到廁所門的劏房單位。仍然值得為供斷這種折墮的樓而犧牲自我嗎? 有人說我們扮清高仇富,因為好多港人最大心願便是供斷層樓,她做到我們做不到的事,還不夠傑出嗎?香港很多女人最大心願便是嫁得出,難道凡30歲前嫁得出便是傑青?
個人願望的實踐,和對社會有傑出貢獻,不可混為一談。
同樣都是青年才俊,香港這位供斷層樓的女傑青如果和朱克伯格交流,可以分享甚麼成功的經驗?
「小姐,我的夢想是連結全球,互相溝通。」「對不起,先生,我沒有夢想,並且我的生活裏不需要和其他人溝通,多謝。」
今屆其他傑青其實和這位供樓女傑青,有着不可調和的矛盾。
如果大家都學女傑青,便不可能出現胡兆康,「打保齡賺幾錢一個月?點解唔做傳銷?」
也不可能出現黑暗劇場總監陳衍泓,「我十年只看五部戲,搞劇場有甚麼用?」
更不會有遠赴塞拉利昂醫治伊波拉病毒的蔡文力,「我連身邊同事都唔會浪費時間去吹水閒Hea,邊有時間走去非洲無雷公咁遠關心陌生人呢?」
至於葉頌文,環保建築師,創立零碳天地,她應該會問﹕「你點解唔起一啲零首期天地呢?」
我看着每月供樓帳單,距離「供斷」廢青,仍有漫漫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