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最熱門話題,一定係「兩年供斷沙士樓」,新鮮出爐「十大傑出青年」黃仰芳介紹自己當年27歲、2003年時以231萬購入將軍澳一個約900呎單位,可惜,成功上車嘅「感人故事」引嚟無限噓聲。
2003年因為沙士,本港全年失業率高達7.9%,經濟急劇轉壞,樓價直線跳崖,2003年5月太古城建築樓面呎價只係2,758元,大部份人當年驚失業,都未必咁有勇氣入市,任何人當年勇敢衝入市,包括黃傑青,佢哋嘅膽色同投資眼光確實值得敬佩。
筆者有朋友當年買入淘大花園,沙士嗰期,淘大不少居民連講都唔敢講自己住邊,當時你會覺得買淘大係痴線,𠵱家簡直欣賞佢當年不受身邊朋輩影響,毅然入市自住。
不少人食花生話畀着沙士當年自己都會點點點,咁去到2008年金融風暴,試問又有幾多人真係有入市買樓買股?
不過,黃傑青有投資眼光係一件事,對於傑青呢個名,大家希望聽到一個白手興家青年人創業創新、如何以個人成就推動社會進步嘅故事,係一個大部份青年人被樓價迫得不能安居嘅時代,原來低位買樓,係傑出到要所有青少年多多學習,甚至效法?奉金錢至上,人品、學識、教養、美德次等,筆者不敢苟同。
Melody
http://www.facebook.com/whichroad
本欄逢周三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