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刻,本來屬於他的。可惜,在對的時間,出現一位不對的人。在添馬公園頒獎台上,原本屬於首位Formula E(FE)電動方程式賽車香港站冠軍布美的那個歷史時刻,卻被蒙上一個點。只因頒獎嘉賓是689,全場歡呼聲與掌聲,瞬間變了噓聲。
事實擺在眼前,台前約千名觀眾,來自五湖四海不同階層,噓聲乃民心所向。有智慧的,不會視而不見;有男子氣概的,就會昂首面對。當時不知就裏的布美,頓時臉色一沉,心裏可能想:點解香港人咁飄忽?FanBoost投我票、上台又歡呼,到領獎時卻噓我?話說回來,香港站成功嗎?
我沒有答案。我只肯定,凡事總有第一次。然後,每次都定有進步空間。我希望,由各位讀者來告訴我你心中的答案。我聽說,這個政府與楊紫瓊好友李澤楷都喜歡Formula E寓環保科技於賽車的概念(下個政府呢?);冠名贊助香港電訊則喜歡電動車背後商機(正如當年安裝寬頻入屋一樣,他們銳意為未來屋苑每個車位安裝新一代快速叉電器);辦過北京站與香港站的主辦單位大老闆,則喜歡香港人的外向形個性,比較容易接受新事物。種種迹象看來,下年還有香港站,除非無。
我只想說,我尊重你恥笑FE中途要換車的權利,但你同時也可以欣賞兩年後FE第二代電池,途程將長壽一倍的激快研發;我明白你不喜歡寧靜的賽車,但你亦可以了解低噪音、低碳低排、無人車主導的未來智能城市概念;我甚至捍衞你藐視FE戰車總馬力只得F1約三分一的權利,但你都可以嘗試了解,為何歐洲六大車廠均已用腳投票,有不同程度投資。世界從來不如某些政客宣傳般,從來不是二元對立的,香港人的思想本來就不簡單。你可以批評FE,同時你亦可以支持香港多搞不止是體育的體育盛事。
文:陳恩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