巿面上越來越多新派食油,價錢比食慣的花生油和粟米油等都要貴,但它們的營養價值又是否比普通食油高呢?
新派食油其中一樣標榜的就是冷壓,冷壓就是沒有經過高溫或化學處理提煉出來的食油,好處是保留到食材的原味、營養和抗氧物質等在油內。請教過家庭醫生王欣浩,他指冷壓的食油的確較健康,但要注意不要將這類油過度加熱,「油一過了冒煙點,煮食時便會聞到不太好的氣味,代表油內已形成很多致癌物質,所以我們不建議食用過了冒煙點的食油。」
低溫油的冒煙點多數低於180°C,不適宜焗和炸等過度加熱煮食,最好用來蘸麵包或拌沙律;高溫油冒煙點多數高於200°C,適合一般加熱煮食。
低冒煙點食油:
亞麻籽油(冷壓)107°C
橄欖油(初榨)165°C
椰子油(冷壓)177°C
高冒煙點食油:
牛油果油 271°C
米糠油 250°C
茶花籽油 220°C
註:食油冒煙點會因品牌、產地和成份不同而有異。
油都要分開冷熱食,香港人一定覺得麻煩,健康食品店O’farm老闆Rex轉食用新派油多年,推薦了牛油果油、茶籽油(冷壓)和米糠油,指它們都是一油多用的好選擇。
牛油果油:冷壓得來可以高溫煮食,不含膽固醇,含豐富維他命E,單元不飽和脂肪酸(72%)比橄欖油(66.8%)高,有助吸收蔬菜中的類胡蘿蔔素,牛油果味濃,質地細滑;但價格較貴。
茶籽油(冷壓):又稱茶油、山茶油、山茶籽油或茶花籽油,不含膽固醇,含豐富維他命E,單元不飽和脂肪酸(80%)比橄欖油(66.8%)高;但本身的油味濃,容易蓋過餸菜味道。
米糠油:含大量谷維素(oryzanol),是一種抗氧化元素,可降低膽固醇,對心臟健康有益;又含豐富維他命E、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和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油煙少也不油膩,用來煎炸食物食物不容易吸油,性價比高;但單元不飽和脂肪酸(47%)比牛油果油和茶籽油(冷壓)低。
不過王醫生提醒,好的油都不要以為多吃沒問題,因為每種食油的卡路里其實差不多,多吃都可導致肥胖和心臟問題,「醫生不會說橄欖油好多omega-3好健康就叫你多飲幾湯匙,這樣是不正確的;只要用一個取代的方式,把平日吃慣、含壞脂肪的油如牛油和動物油轉用較健康的油,就可以了。」
(a) 士多facebook:士多Ztore
(b) O'Farm綠盈坊有機店 油塘大本型207號舖
記者:容慧心
攝影:劉永發、許先煜、徐振國、周旭文
想輕輕鬆鬆健康?,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