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魂夜》周星馳真人版 - 馮睎乾

《回魂夜》周星馳真人版 - 馮睎乾

不同年代對鬼有不同看法,清末就有人講「鬼為電氣」:鬼是電氣所結,若正負二氣相搏,則鬼身自能炸裂而化為烏有。想像畫面,頗具八十年代港產cult片的電影感。今日要我解釋鬼怪,我會說大部分情況是「杏仁核」(Amygdala)作祟。杏仁核屬大腦邊緣系統,負責觸發情緒反應,尤其是恐懼。杏仁核不見了,你就變成《回魂夜》那膽生毛的捉鬼大師Leon。事實上Leon很可能是罕有的「皮膚黏膜類脂沉積症」(Urbach-Wiethe disease)患者,這個病能摧毀杏仁核,即摧毀你的恐懼感,就像經典個案中那位女病人S.M.。
十歲前S.M.是正常女孩,兄弟在墳場扮鬼捉弄她,會慘叫;但十歲時她得了皮膚黏膜類脂沉積症,從此變成真人版Leon。科學家研究S.M.的方法,就是千方百計嚇她,看看她是否無畏無懼。她說蛇很噁心,科學家便帶她到寵物店看蛇,誰知一抵達,她即興致勃勃玩蛇,還三番四次撫弄蛇舌。又安排她到出名猛鬼的古老精神病院歷險,同行五位正常女士是對照組。那兒門聲吱吱,鬼影幢幢,所有人都五步一叫,十步一跳,只有S.M.左衝右突,忽然撞見一頭「妖怪」──臨時演員扮的──她為了感受那副面具的質地,居然出一陽指兜口兜面猛插,把「妖怪」嚇得落荒而逃。
實驗設定的場景,你可以說「幻覺嚟嘅啫」,但現實中命懸一線之險,S.M.也視作等閒。有晚回家抄小徑,在公園碰上個神智不清的道友,向S.M.呼喊,她想也不想便走過去,然後那人亮出刀子,指着她咽喉說:“I'm going to cut you, bitch!”她沒掙扎,反而悠然聆聽附近教堂傳來的聖詩,然後喃喃向上帝禱告。那人只好茫然地釋放她,S.M.即若無其事走開,明晚又照樣抄小徑。
案例最有趣的是鬼屋一幕:同行者都自以為撞鬼了,唯獨喪失杏仁核的S.M.時運最高;反過來說,所謂見鬼,不就是我們的杏仁核警鐘誤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