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昇達廢料處理有限公司又涉嫌破壞環境,該公司被指在屯門稔灣堆填區為了抽水洗地,自1999年起用大石堵塞附近一條天然河道蓄水。附近農戶單先生指,堆石加劇河水在雨季氾濫,遇上水量不足時有挖泥機挖深河床,挖出的沙土更倒在自家農地。環保署署長唐智強為昇達辯護,聲稱堆石後河水仍能流通,承辦商疏挖河床是「清理淤泥」。
記者:潘柏林
昇達是新界西堆填區的廢物處理承辦商,農民單焯強在屯門下白泥稔灣村居住逾50年,以種植荔枝為生,與屯門堆填區由大水坑河分隔。他憶述,1999年某日回家,發現河道被大石堵塞,要求昇達清走大石避免河水氾濫,但對方一直無理會。2000年一場大雨令河水氾濫,沖走數十棵荔枝樹和價值12萬元的抽水設備,「幾十年心血、果樹全部冇晒,我希望佢還番公道畀我」。他向環保署投訴,獲回覆只是「天災」。
為取水挖河床亂倒泥
去年他又兩度發現昇達在水流不足時,派人挖深河床至2米蓄水,泥頭則傾倒在其農田旁邊,令荔枝樹枯死。他評批昇達抽取河水逾17年,除了加劇雨季氾濫、水土流失外,亦令平時果園灌溉用水不足,果樹無法結果,「環保署包庇堆填區昇達,挖鬆晒河沙,導致我啲土地鬆脫下陷」。單焯強一家五口昨聯同土地正義聯盟向唐智強抗議,要求清走河道大石和停止抽水。
唐智強則為昇達辯護,指涉事河流在堆填區工地範圍內,承辦商放置大石方便抽水,河水仍可以流過石頭。他指環保署考慮睦鄰關係,樂意將農地堆積的泥土移走,但否認有挖闊或挖深河床,「(河道)入口會有啲淤塞、有啲泥堆喺度,呢個係天然現象,所以我哋有需要將淤泥攞走」。他強調若亂將泥土丟棄,涉違反廢物處置條例,政府承辦商亦無免責條款。
環保署其後書面補充指,昇達自1999年在該段河道設置石堰及抽水系統,堆填區合約規定承辦商需保持河道暢通,按需要疏挖河床以保持河道暢通,清理的沙泥會運回堆填區處理。過去十多年監察結果,無資料顯示對附近環境構成負面影響,農地堆放的沙土與堆填區的運作無關。
記者昨以電郵向昇達查詢為何堵塞河道取水,而不使用水務署的供水系統,會否還原河道及賠償農戶,截稿前未獲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