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籽:胚芽故事】
每日有過千航班在香港安全升降,除了機長和飛機維修工程師外,還得靠一班毫不起眼但舉足輕重的停機坪清潔工。蓮姐和隊友靠一雙金睛火眼,像工蟻一樣在一望無際的停機坪上鑽來鑽去,用膠夾熟練地夾走螺絲鐵枝飯盒膠紙。可是一陣風吹過,垃圾又再出現於停機坪,為防異物捲入飛機引擎危害安全,他們從不鬆懈。
平日我們在候機室百無聊賴眺望停機坪,總覺得停機坪乾淨又企理。跟蓮姐在停機坪跑一回,就知道實況和我們涼着冷氣看到的,是兩碼子的事。
在新舊機場不同崗位服務了二十年的郭惠蓮(蓮姐)好可親,笑起來雙眼瞇成一線。她對機場運作好熟悉,會專業地稱垃圾為「異物」。「停機坪應該只有機器、工作人員、工作車等。除此之外都係異物,都要即時清走。」在芸芸異物中,蓮姐和清潔隊最着緊的,是尼龍繩、膠紙和金屬零件,「成千上萬嘅行李,會經過停機坪運去機艙。嗰啲包住行李貨物的膠紙好大好大,大到你估唔到。」蓮姐說時連帶比劃,「如果紙張被捲入引擎,頂多被引擎打到粉碎。但膠紙、麻質手套、尼龍繩呢啲質地堅韌嘅會纏住引擎,令引擎報銷。金屬零件同樣麻煩,停機坪每日都有好多螺絲、鐵條之類嘅零件丟響地,可能搞到飛機車轆爆胎,後果好嚴重。」
除了異物,另一樣最教清潔隊頭痛的,就是地上油污,「有時停機坪上嘅車漏油,就危險了,因為有可能搞到埋位嘅飛機跣胎。最慘係發現油污,飛機又就快要埋位,我哋試過要響兩三分鐘之內用木糠吸走油污,否則就會搞到航班延誤啦!」用「生死時速」形容蓮姐的工作,絕不為過。
救醒失暈雀
「在停機坪,你想像到嘅垃圾都有,汽水罐飲品膠樽等等。仲有加紙啦、美金啦、日圓啦……多數係旅客或工作人員留低嘅。有時候仲會有龍眼之類嘅生果!好可能係貨運途中丟下的。」那蓮姐豈不是經常有錢執?「當然不是啦!那些銀紙通常都被輾得粉碎,用不得了!」不過,最有趣的異物不是外幣,而是小動物,「有啲雀仔『盲舂舂』,撞埋客運大樓玻璃窗,暈響路邊。我哋想佢快啲飛走,會用水淋醒佢!」家有一狗仔的蓮姐,好愛小動物,說起自己救雀的事,繪影繪聲。
百五機位 清潔隊無時停
停機坪分東南西北四個客運坪,還有貨運、維修等停機坪,清潔隊每天清理最少150個停機位。清潔隊司機滿叔(羅亞滿)開着小型客貨車,載蓮姐和其他成員盯住沿路的一切,發現可疑異物,馬上下車清理。和清潔工合作無間的滿叔,身處室內室外都戴着有型反光太陽鏡。蓮姐說:「乜都可以唔戴,太陽眼鏡真係唔可以唔戴,停機坪曬到正一正,唔戴真係乜都唔使執。」別看蓮姐每天都和油污和垃圾搏鬥,她仍然好貪靚,「機場熱又熱過人,凍又凍過人。不過最驚都係七、八月,成38度,又曬到我黑蚊蚊!」
清潔車後方扣上一張巨型拖氈,氈底有傾斜部份,開車就可「地氈式」剷走路面細件垃圾。「但我哋都係要睇住,拖氈無眼,又唔夠靈活。」清潔車開動時,蓮姐在後座說。說畢,滿叔指指外面,「阿蓮,嗰邊有膠紙,要落去搞掂佢。」
停機坪交通 忙如鬧市
停機坪的飛機不斷升降,車輛穿梭不停,不時發生交通意外。就在上月,一輛工程車撞向飛機引擎,猶幸司機沒有生命危險。
停機坪車來車往,滿叔開車接載清潔隊出勤,必須一眼關七。「我哋開車時速最多35公里,仲要好小心。車會喺『機頭路』和『機尾路』(分別指面向飛機前方和後方的車路)行駛,要睇人、睇車、睇垃圾,仲要睇飛機。」
滿叔提到在機尾路開車要格外留神,「一定一定要睇嗰盞紅燈,着咗即係飛機就快要向後走。嗰陣就一定唔可以駛過去。」由於機師無法看到機外情況,停機坪上所有單位都要密切留意訊號,任何一方都不容有失。「唔好話有乜恐怖意外,如果飛機因為我嘅失誤而要突然煞停,嚇親啲乘客,都唔能夠接受。」
當天所見,蓮姐下車執垃圾,都要左顧右盼,等各種車輛駛過、環境安全,才極速跑去撿垃圾,身手要好敏捷。「執完呢度,嗰度又有一嚿,再執,又有一嚿!」在一個機坪清理了近兩小時,蓮姐和滿叔才回去休息室。每趟出勤之後,他們都會喝許多電解質飲品補充體力。
新舊機場二十年
今年60多歲的蓮姐,近20年都在機場度過。蓮姐39歲時,見仔女漸大,可以騰出時間工作,首份工作就在啟德機場當機艙清潔員,「舊機場細好多,以前得8個停機位。𠵱家單單『南坪』都要跑成四十個機位。仔女都叫我唔好做,不過我行得走得,難得仲有人請,不知幾好。我真係唔想退休。」
每天進出機場,問蓮姐是否喜歡搭飛機外遊,她說:「哎呀,我覺得好失敗啊。個個都問我有無攞折扣機票去遊埠,我成世人只係搭過兩次飛機。掛住屋企,又養咗隻狗仔,所以唔捨得飛出香港啊。」
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撰文:李寶怡
攝影:鄧鴻欣
編輯:梁浩維
美術:楊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