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此刻 - 蔣芸

此時此刻 - 蔣芸

今年的十月一日最受人關注、印象最深刻,話題也最多的是撐傘、擔遮、收遮等,或見賢思齊,跟隨式的收傘都鉅細靡遺被報導了;左鄰右舍同文反應尤其快,講個不亦樂乎,十、一的話題今年最搞笑。
事出突然最考起人,也最能顯示個性,千言萬語也敵不過一個動作,此時此刻是收起放下呢,還是照撐照擔呢?妙就妙在這是一個反射動作,來不及去思考,忙不迭的跟跟共就對了,孰不知最安全往往最危險。
一字排開有兩地的官員、有熱門的下屆呼之欲出的準特首,在場來賓都非等閒之輩,在這樣的節骨眼上,誰不是打醒十二分精神,只怕一不小心,那再微小的表情舉動落入旁人耳目,尤其在直播現場鏡頭之下無法抵賴,但是, 要發生的還是會發生,要成為話題的也逐漸在發酵,樂此不疲一路引伸下去。
那個鏡頭,那一張張臉,那一個個眼神成了定格,多事者拿出來定高下,甚至變成考績。真冤枉呀,一次突發性的舉動,竟引起那麼大的迴響,無人能預料,之前那有如此這般的經驗,何人能決定跟或不跟,是加分的表現或是減分的理由,是誰說了才算啊。
網上網下,白紙黑字,人多口雜,那笑謔嘲諷更是千奇百怪,無限上綱,放下的收起的要承受多少不白之冤呀,會引來多少個點讚呀。今天,還不知道那邊廂有權話事的人怎麼看,怎麼去理解,也許也如這邊廂言人人殊,各有不同的存底備忘,總有一天會拿出來成為個人歷史紀錄的一部份。
毫無疑問此時此刻已成定格,總之,每個人的生命之中一定有連舒伯特也無言以對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