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最低工資委員會昨日就最低工資水平達成共識,消息指新的最低工資定為時薪34.5元,較現時多兩元,加幅6.15%,明年5月生效,近15.5萬名打工仔受惠獲加薪,料僱主每年額外薪酬開支增加5至6億元。勞工團體批評,調整後的時薪僅能維持基層生活水平,跟整體就業市場工資升幅更是跑輸大市。
記者:盧文烈
最低工資委員會上周五開會,經過近6小時會議仍未達成共識。據了解,當日會議委員就新最低工資水平在時薪34元至35元之間爭持拉鋸,雖然最後資方代表接納學者代表提出34.5元的建議,但有勞方代表堅持35元,不肯退讓,令會議在當日未能取得任何共識。
據了解,在上周會議結束後,委員會主席翟紹唐及政府官員都不斷游說勞方接納34.5元水平,但遲遲未獲回覆,到今日委員會才接獲好消息,正式就新最低工資水平達成共識,委員稍後會簽紙作實。
勞方轟孤寒 升幅輸大市
根據政府統計處2015年數字顯示,最低工資若加至34.5元,將有15.5萬打工仔獲加薪,零售、飲食、物業管理、保安及清潔服務等行業最多僱員受惠。消息指,最低工資加兩元,貼近過去兩年的甲類消費物價指數升幅。委員會初步評估,調高最低工資後,每年僱主額外薪酬開支約5至6億元,涉及金額較對上兩次最低工資調整為少。
委員會認為,最低工資加兩元對失業率及通脹的影響也屬可接受水平。但職工盟總幹事蒙兆達則不滿新最低工資水平定在時薪34.5元,與工會要求的40元有很大差距,最低工資由2011年的28元,到明年的34.5元,加幅與同期通脹升幅相若,代表基層打工仔實質工資及購買力多年來原地踏步,「做嚟做去都係得個吉」,而與整體就業市場的工資升幅相比,更加是跑輸大市。他批評委員會孤寒,對基層打工仔斤斤計較,要求特首調高最低工資水平,並且將最低工資兩年一檢改為一年一檢。
張宇人:經濟差 殺傷力大
自由黨主席張宇人亦對委員會決定感到失望,指現時經濟情況惡化,在低失業率下,最低工資加兩蚊所產生的漣漪效應,對商界殺傷力更大,批評委員會「西瓜靠大邊」和「博掌聲」,又指特首應該考慮辭退最低工資委員會委員和作估算的經濟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