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冇夢想,同條鹹魚有咩分別?」香港沙排公開錦標賽冠軍吳天麗和黃婉媚,則認為追夢就要「食得鹹魚抵得渴」。今年三月,深思熟慮後,她們決定辭職,做全職運動員。單靠積蓄、少許贊助及比賽贏得的獎金過活。在艱苦的追夢過程中,兩位香港運動員亦遇過不少有心人。
「打沙排日曬雨淋,經常有損傷,這些從來我都不覺苦。」2011年吳天麗(Cat)和黃婉媚(Mei)開始拍檔,兩人一邊做兼職,一邊打波。Mei當時做助護,月入五、六千元,給了家用,還要儲錢:「每一元都要儲起,買機票去比賽,剩下的錢要乘車去訓練。」而Cat就做自僱設計工作,比賽前一晚經常都要趕工。現時沙排並非香港精英體育項目,運動員沒有政府資助及福利,在香港過五關斬六將,爭取到出賽資格後,仍要自費出外比賽,所以永遠愈戰愈窮,比賽愈多,愈要貼錢。Cat 和mei記得有次比賽回港後,銀行一元都沒有,練習後才發現兩人身上的錢,只夠一人回家。
為了繼續比賽,臉皮薄的Cat 發過無數封信找贊助,有些劈頭就問:「你可以俾咩我哋?贊助你哋有咩著數?」Cat 說有回應已經很好,更多的是石沉大海。
三年前,Cat有一次訓練後,趕到一幢高級商業大廈見運動品牌公司,游說對方贊助。「我當時穿著拖鞋和爛牛仔褲,要走入這麼高級的會議室,很怯。」對方派出五六位職員坐著等她,Cat原本準備了詳細的簡報,但因為沒自信,揭了兩頁便關上,戰戰兢兢說出真實情況。「每個運動員練得這麼辛苦,都是為了比賽。我當時沒甚麼期望,只覺得你交出真心,對方或會真誠回應。」怎料對方真的被她們的堅持感動,答應贊助出賽經費。
另一位好心人,就是Mei的前僱主。「我需要練波,甚至比賽會消失一個月,可以嗎?他居然一直say yes。」四年前,若不是邱易光醫生願意聘請她,她可能已放棄沙排。「如果她要練習,可以隨時請假;如果她要出去比賽,可以一段時間不上班。」邱醫生表示只要預早安排,其實不會影響公司運作。不過Mei最怕加重同事負擔,只要在公司,都付出100%,有時甚至出外比賽完畢,一落機就拖著行李篋上班。共事多年,與 Mei老友鬼鬼的「呀甜」指,每次「高妹」報道一出,她們都會買雜誌支持。她覺得有一位運動員同事亦有不少好處:「她又高又大力,拿不到的,叫她幫忙;換水我不夠力,她又來幫忙。」邱醫生也表示Mei把運動員精神帶到公司:「所有人下班,她不會累,為其他人善後,第二天甚至比別人更早回來開舖。」邱醫生以前也是排球港隊,他覺得這對孖寶很幸運,比自己走得更遠:「自己有些微能力,即使幫不了很多人,幫一個也好。」
兼職已如此拮据,何況全職?今年初Mei遞辭職信,想不到老闆第一個反應是憂心忡忡的問她:「那你的生活費怎麼辦?」令Mei十分感動:「我遞信辭職 ,老闆應該覺得麻煩,會生氣,居然還關心我的生活費。」而邱醫生兩夫婦更表示:「你追你的夢想,我們支持,你可以隨時回來。」其實這決定Mei和Cat已考慮了三個月,希望長時間專注訓練和比賽。今年27歲的Mei表示:「到了乾塘怎麼辦,我們不會想,因為想得愈多,你就會愈退縮。現在我只想做好香港運動員的角色。」而29歲的Cat亦說得篤定:「我從來都不覺得苦,因為正在做自己最喜歡的事。」
記者:蘇汝卿
攝影:朱家駿 張柏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