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吃好魚不能懶惰。釣到的魚,要立刻放血及清除內臟,然後冷藏,才能保持鮮味。
一直都以為魚是冷血動物,體溫會跟隨海水的溫度變化。月前到高雄釣黃鰭吞拿,在船上劏魚時感覺到有點奇怪,怎麼魚肉是暖暖的?
原來吞拿魚的身體有一個很特別的設計rete mirabile(拉丁文,意思是奇妙之網)。從肌肉回流到魚鰓的靜脈血要先經過一個網狀的微絲血管。從魚鰓供應給肌肉,帶着氧氣的動脈血,也要先經過這血管網。靜脈血和動脈血在這血管網中平行逆向而走,不會混合,但肌肉在運動時產生了的熱量,卻會在這網中傳到因在魚鰓和海水接觸而冷卻了的血液。吞拿魚就是憑這個方法,保持較海水高的體溫。在暖暖的南中國海,吞拿魚的體溫只比海水高出幾度,但在寒冷的北太平洋,吞拿魚的體溫可比海水高出二十度攝氏。較高的體溫,讓吞拿魚能維持新陳代謝,在寒冷的海洋也能很活躍。吞拿魚擁有流線型的身軀,是泳速極高極高的魚類。發力加速時,時速可接近五十公里。保持着較高溫的吞拿魚,在寒冷的水域也能充份發揮牠有的速度,捕獲較遲鈍的魚類吃不到的獵物。
要維持這副高速度、高能量的捕獵機器,吞拿魚必須不停進食,才有足夠的能量來支撐。漁人在牠們面前搖晃的假餌,吞拿魚也會不顧一切地吞噬。
世上的魚類,暖血的只有兩種,就是吞拿魚和大白鯊所屬的靖魚鯊目。誰說殺手一定冷血?
鍾尚志教授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