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有機會看到清人高樹程仿黃公望《富春山居圖》,作於乾隆四十六年。後有題跋,大意略謂: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已被收入皇家府庫,無由看到。我在朋友家裏看到王翬的臨本,極其精彩,蔚為大觀。臨本已然如此,原作不知該有多麼燦爛奪目。我總想也臨仿一本,可惜俗事纏身。今年夏天太熱,入秋後總算舒服了。於是又到朋友家,借來王翬的畫,對着臨了一遍。這張紙太新,與筆不太相合,所以畫得不好。我把它保留下來,是為了當作稿本。黃公望作畫十分努力,總是再三再四;我也要向他學習,以後筆墨精進了,再多畫幾幅,讓懂行的鑒賞家們看看。
如此樸素的題跋使我大感好奇,於是很想知道作者何許人也。回來查書,知道是杭州人,乾隆年間副貢,嘉慶年間尚在,擅長畫畫,取法元人;書法也好,兼有趙孟頫與董其昌的韻味。留下作品似乎不多,生前倒還熱鬧。他是袁枚的後輩,與吳錫麒為友,於陳鴻壽、屠倬又是長輩。這些人偶然幫他留下一鱗半爪。拼湊起來,大致是位普通文人,能詩,擅畫,參與一些雅集。運命唯所遇,能否「著名」,實在不可預料,高先生好歹在子集之中留下了幾行名字。
阮元說高樹程「詩追李昌谷」,可惜其集無考,只有袁枚記下一首而已。有趣的是,他做過杭州汪家一位小姑娘的老師,這位姑娘長大嫁人,積稿成書,已是道光年間的事了。張雲璈作序,特地指出她是跟高老秀才學的詩──我最想知道他怎樣謀生,也不知這西席做了多久,可曾領到豐足的束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