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逐特首寶座,曾鈺成曾俊華的從容,和梁振英葉劉淑儀的緊張,形成強烈對比。雖然同是在「等消息」,雙曾的談笑用兵,與梁、葉的氣急敗壞,中央看在眼裏。
中央大概要到年底才確認讓誰人出閘角逐特首,以免為反建制派有機可乘,但倘若這安排屬實,將會對梁振英大大不利,因為他在宣佈參選之前的一舉一動,動輒得咎,失分機會遠比得分為多。
梁振英向《蘋果》發律師信,因為評論阻礙他競逐連任的權利;葉劉對別人獲欽點一面不屑,為自己不獲欽點而忿忿不平;雙曾則擺出「徇眾要求」、「勉為其難」的姿態,表面完全置得失於度外,梁振英與葉劉的「恨到發燒」的取態,本來可視之為更有決心及承擔,但香港人會否接受,未來的民調將見端倪。
梁振英不甘後人,連日來透過白宮發言人馮煒光及張志剛直接為自己說好話,又透過電視廣告間接介紹個人政績,葉劉淑儀只能不停接受訪問以明心志,但不論傳媒報道篇幅及輿論反應,均不及梁錦松只說了一句「點樣令香港更團結一致,呢個責任交畀曾司長啦!」馬上成為報章頭條,令曾俊華的民望再上一層樓。
今天政綱的比拼已變得不那麼重要,因為各候選人的分別不大,尤其是在經濟民生方面;至於政治立場,非建制派若有候選人,勝出的機會是零,所以也不重要,惟有獲中央認可的候選人中,其人格、聲譽和公信力,是港人更有比較意欲及明顯分歧的範疇,不論中央最終屬意哪位候選人,倘若他 / 她在這些範疇內不能取信於香港人,即使獲得欽點,也不易做出成績,令港人和中央同感滿意。
梁錦松倘若邀請梁振英出席活動,會否也用同一方式介紹及表揚梁振英?答案明顯是不可能,甚至連董建華也不肯回應是否支持梁振英連任,梁錦松也不易說出令人信服的原因,為甚麼他會對梁振英能「團結香港」「好有期望」!
這類正面的曝光機會對特首候選人極為難得,因為主發言嘉賓及推薦理由均須有頭有面及出於自然,否則隨時弄巧反拙。
上屆特首選舉,梁振英民望逐步上升,成功取得中央的最後支持;今屆他重蹈唐英年的覆轍,在民調中大大落後於雙曾,甚至可能連葉劉淑儀也追不到,若要絕地反彈,除了中央明言欽點,惟有倚靠對手馬失前蹄。但因中央遲遲未肯表態,形勢對梁振英更為不利,民調大墮後若不能扭轉,建制派選委將更難找到支持他的理由。
梁振英以「粒粒皆辛苦」來形容與公務員的合作關係,希望爭取他們支持,不讓曾俊華、葉劉淑儀專美,但「摸底」的處理手法令人失望;尋求連任的特首竟會如此身不由己,其窘狀實屬前所未見,如果中央再不盡快公開助其一臂之力,雙曾或任何人也將可不戰而勝。
周信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