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評論:新經濟崛起 留意中國OTA龍頭

財經評論:
新經濟崛起 留意中國OTA龍頭

港股近年被嘲為「老古董」,主要是因舊經濟股份充斥着港股,這個不難從恒指的行業比重中看出來,金融、地產及公用事業三大分類指數在恒指的比重已超過63%。這些舊經濟股盈利增長今非昔比,尤其金融、地產行業與經濟、息口周期相關性高,在現時經濟、息口前景不明朗下,盈利難有大改善,所以港股亦難有大突破。
反觀同處於指數內的股王騰訊(700)股價屢創新高,皆因其股價是真傢伙的由盈利推動,非單純概念股,騰訊的中期盈利增長40%,非一般「老古董」的盈利增長可及。騰訊只得一隻,在香港市場同類的股份,揀無可揀,但將眼界放闊,與中國相關的新經濟股,在美國市場選擇更加多,阿里巴巴、百度大家耳熟能詳,另一家發展潛力優厚的是專注內地網上旅遊訂票行業(Online Travel Agencies,OTA)的攜程Ctrip.com。

中國人口眾多,人均收入越來越高,加上中產日益增加,對旅遊訂票的需求只會有增無減,很多企業對中國的OTA市場都虎視眈眈,所以形成這一行業的競爭亦非常劇烈,攜程算是最早進入這一行的老大哥,熟悉這行頭之餘,又累積了雄厚資本,加上多年和競爭對手的激烈對奕,造就攜程一身高戰鬥系數。2015年是攜程業務上的一大里程碑,經過近10年的OTA行業競爭,攜程先後在去年的5月及10月入股主要對手藝龍(eLong)及去哪兒(Qunar)。
藝龍過往被視為Expedia進入內地OTA市場的旗艦,前幾年與攜程陷入激烈的割喉減價戰,但連年苦戰之下,Expedia始終未能藉藝龍發圍,加上攜程於2014年引入Priceline作戰略夥伴,Expedia亦於去年5月宣佈將藝龍37%股權賣給攜程。另一邊廂,去哪兒的大股東百度,眼見自己不是攜程這個巨人的對手,於是在去年10月將手上去哪兒45%的股份相讓,以換取攜程約25%的股份。攜程深知行業競爭不會止於此,所以去年再入股兩家競爭對手同程及途牛,今年再入股內地最大航空公司東方航空。至此,攜程可說是已壟斷了內地的機票訂票市場。

當然,機票訂票並不是攜程的唯一業務定位。攜程的定位是一站式旅遊服務預訂網站,由預訂飛機、火車、巴士票,酒店房間,到全球內自由行/旅行團套票,甚或到境當地遊覽節目及租車等,都可由攜程一手預訂包辦。
中國的人均收入上升為消閒旅遊業帶來無限發展潛力,現時中國的消閒旅遊市場規模只及美國的三分一,但中國的GDP已追及美國的六成。隨着對外旅遊的放寬,現時每年往境外旅遊人次已超過1億人,境外旅遊市場規模在2014年就已經增長了72%,如此高速增長必然引其他網絡巨人注視,如阿里巴巴及騰訊已染指這個行業,不過攜程在這行頭打慣仗,與戰略夥伴Priceline、Expedia、百度、東航的關係在國內、外都強化了競爭力,在這行頭仍然是一隻黑馬。

鄧威信
星展銀行(香港)高級證券策略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