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2017年啟用的西九文化區首個核心文化藝術設施戲曲中心,建築工程如火如荼,日前傳來噩耗。負責設計戲曲中心的著名建築師譚秉榮(Bing Thom)星期二在香港因腦溢血猝逝,終年75歲,過身時太太陪伴在側。西九文化區管理局(管理局)接受本報查詢時強調,戲曲中心的工程不會因此受影響。
西九管理局接受本報查詢時,證實譚秉榮昨天遽然離世,深表惋惜,西九並對譚先生的家人及同事致以深切慰問及支持,並指譚秉榮在戲曲中心的建造上充份展現了他的視野和熱誠,並一直致力在項目推展上追求卓越,貢獻殊偉,我們將永遠記念他的勛勞。
譚秉榮1940年出生在香港,1950年全家移民到了溫哥華,曾當派報紙及洗碗。大學時期,譚秉榮曾參與學生運動,甚至避走新加坡,離開加拿大一段時間。他於1966年取得了UBC建築學學士的學位,1970年拿到了UC Berkeley的建築學碩士的學位,曾獲加拿大建築設計界最傑出事務所獎項,參與多個建築項目,遍佈全球多處,包括倫敦西敏市特拉法加廣場、華盛頓競技場舞台擴建、石家莊大劇院、列治文市時代坊、BC大學陳氏演藝中心,以及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
譚秉榮早前接受傳媒訪問時,解釋戲曲中心設計,概念源於中國的傳統綵燈,外牆以舞台常見的佈幕為設計,並加入月拱門圖案。譚秉榮解釋,主劇場會以一個類似圓蛋外形架空其中,令中心地面可有廣闊的中庭成為公共休憩空間,也可令活動不受天氣影響。此外,中心四個角落都向公眾開放,並有空中花園,除提供開揚海景的休息角落,也可增強整個中心的自然採光和通風。他指,希望整個設計與自然及城市景觀融合,達至傳統文化中「氣」的流轉。
不過,戲曲中心宣布英文名被譯為「Xiqu Centre」時,也曾引發社會討論,被揶揄是「私處中心」,決定向管理局建議戲曲中心譯名改用「Chinese Opera House」,但最終西九也「企硬」。
記者:鄭天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