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趟北京,看崔健三十年演唱會。
崔健對香港人而言也就是一個大陸歌手,或許還有「罵許志安」的事蹟;對我卻是一個窗口,是認識某一個特殊年代的中國人精神面貌的一扇窗口。
崔健的《快讓我在雪地上撒點兒野》,講述經歷了政治運動摧殘的中國人,那種無血無肉,只能依循政治運動前進的人性壓抑。
「因為我的病就是沒有感覺」,談不上冷漠,冷漠還是你自由選擇的感情,那應該叫麻木。
《一塊紅布》質疑紅布背後代表的象徵性,「那天是你用一塊紅布,蒙住了雙眼也蒙住了天」。對長於紅旗下的中國人,是一次精神意識的覺醒。當然,他們沒有扯下紅布的勇氣。
《一無所有》用最簡潔的四個字來告訴你,毛澤東接管中國後,帶給國家和人民就只有「一無所有」。
喊了十幾年的政治口號,中國人以為自己收穫了很多,其實是「一無所有」。
我就聽着崔健的歌,了解中國人在改革開放初期的迷惘、渾沌、矛盾。
30年過去了,北京工體場上的崔健仍然唱了「中國時代3部曲」,但我有了不同體會。
30年前中國人以為自己得到很多,最後發現「一無所有」,那一刻震撼了全國人的心靈,許多人都哭了,因為他們被崔健唱醒了。
今天,許多國人覺得自己擁有了全世界,快把月球都可以買下來了。
但旁人眼中,卻覺得他們除了有錢,其實是「一無所有」,但這一次中國人卻沒有醒過來。
以前中國人的病是「沒感覺」,但今天的病卻是「太敏感」,玻璃心,總覺人家對自己不懷好意。當然,面對無助的弱勢,國人又再「沒感覺」了。
至於那塊紅布,還有甚麼可以質疑呢?它已變成紅色的毛澤東鈔票,心甘情願的讓它蒙住雙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