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特首成問題一部份?(周光暉) - 周光暉

議員特首成問題一部份?
(周光暉) - 周光暉

我八十年代在羅兵咸會計師事務所(現今PwC)拼搏時,一位技術合夥人(technical partner)放在桌上的木雕刻着:「Are you here with a solution OR are you part of the problem.」那些年,香港已存在經濟泡沫,加上1997界限街以北租約期滿問題帶起的不明朗情況正處於爆破前夕。佳寧集團、恆隆銀行、海外信託銀行及一眾接受存款公司(DTC)先後爆煲,為核數一族帶來不輕的挑戰。頭腦清醒及能幹的會把問題聚焦,並草擬保留意見或不表達意見的草稿去給technical partner覆核意見立場。
然而,那些年,核數水平沒有今天的高,處理問題客戶騰雞的一族或發覺審計問題早已存在,但未被察覺便會手忙腳亂,有的甚至行其三十六着、走為上着,類似的企業管治及危機處理問題都成為眾多會計師行technical partner的問題。自此,處理問題時必備solution便成為我的座右銘,及後朱鎔基的名句「議而不決,決而不行」更為我打了補針。
上段描述的問題雖然是三十多年前的情況,但套用來分析香港今天面對的管治問題,卻給人有小巫見大巫的感覺。每一個體制內都會有精英及領導本能的人,亦有被動做事的人,當然亦有唯恐天下不亂、整天在搬弄是非的一族。然而,當體制管治架構的設計及評核成績的標準不到位的話,種種問題便會先潛伏,醞釀發酵後便陸續爆發。
英式殖民地管治歷史上有它輝煌一頁。然而,當他們知道前殖民地不會成為英聯邦成員時,治港的竅門便沒有傳授給接棒人,甚至播下惡種。買過二手樓或二手車的人都會知道後遺症點解!在「平穩過渡,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策略下,一批不懂管治及不慣被同類管治的人先後進入了管治駕駛艙充斥做領航者,一個指東,一個指西,好像失控的球賽,大亂!再加上法治及官僚(包括政務官四年一執位)的程序,不會做實事及既得利益者便乘虛而入,創造其少做少錯、不做不錯的獨立王國。
19年來,商人治港、公務員治港、專業治港都先後暴露了管理這個爛攤子敗筆之處,客觀原因離不開管治架構,管治者本身及其問責班底的領導及辦事才能,公務員體制及其屬性。再加上執政者無權立法,立法者無權執政,人權及司法覆核的拖延,整個香港就變了身首異處的植物人,唯一可再用的是可移植的器官。
與全球民主政制理念相違反的立法會選舉剛完成了大換班,並就職在即。大家對來屆立法會應該有期望還是繼續失望呢?那邊廂,有權執政及組織問責班底的行政長官選舉亦已進入預演階段,出線者因政改失敗不能一人一票選特首而需原地踏步,繼續由1,200人組成的小圈子選舉委員會產生。再加上署級及以下多個政府部門的表現欠奉,包括多個基建項目的超時超支、控制蚊患、處理被霸佔棕地及有關運輸物流行業配套的凌亂待收拾亂局,前路是烏雲密佈一片朦朧的。人算不如天算,還待本周日重九登高悼念先人時問問老祖宗吧!

周光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