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比亞人盼望逾半個世紀的和平曙光,竟被人民親手熄滅。當地前日舉行公投,決定是否落實政府與左翼游擊隊「哥倫比亞革命武裝力量」(FARC)上周簽訂的和議,豈料在1,300萬投票的選民中,反對者爆冷達50.2%,以0.4個百分點之差壓到贊成票,意外地否決和議,令國家的未來再掀變數。
公投前民調顯示,贊成的民眾比反對者多出近一倍,因此點票結果令全球大跌眼鏡,有評論員甚至拿今次結果與6月的英國脫歐公投相提並論。投下反對票的社會學者卡斯塔洛坦言「從未想過結果是這樣的,現在只能寄望朝野與FARC拿出有智慧的辦法」。
曾揚言一旦公投失敗就沒有「B計劃」的總統桑托斯(Juan Manuel Santos)立刻安撫民心,「我不會放棄,直到任期的最後一分鐘仍會追求和平」。他強調停火協議仍然有效,昨日已與各黨派會面,並將派代表到古巴夏灣拿再與FARC領袖接觸。
停火協議仍然有效
幸好FARC亦未有趁機反面,領袖隆多尼奧(Rodrigo Londono)重申願和平參政,「今後只會用言辭作武器建構未來」,「夢想擁有和平的哥倫比亞人民可以依靠我們,和平將會勝利」。根據原定協議,FARC將向聯合國繳出武器,換取10年內在國會擁有10席當然議席,並可派人角逐2018年總統選舉。
FARC作亂52年、導致26萬人喪生,有分析認為民眾反對和議,是出於對FARC的仇恨,而颶風「馬修」吹襲加納比海,亦導致投票率低開至僅得37%,不利公投案獲得通過。
反對派籲重啟和談
反對陣營領軍人物、前總統烏里韋(Alvaro Uribe)批評和議過於善待FARC,認為應把他們判監並禁止踏足政治。他呼籲重啟和談,制訂「全民協議」以邁向和平。
哥倫比亞政府與FARC歷時四年的談判,是在古巴及挪威任擔保國、委內瑞拉和智利作觀察國下於夏灣拿進行,至今年6月達成停火,8月達成和平協議,上周由政府與FARC代表正式簽署,一度有傳是今年諾貝爾和平獎熱門,惟在全民投票中功敗垂成。挪威外交大臣布倫德直言「非常失望」,他已派員到古巴預備新一輪斡旋工作。聯合國就指仍會支持和平進程,並協助哥國政府與FARC達成協議。
美聯社/法新社/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