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蘭不如阿懶 - 邁克

阿蘭不如阿懶 - 邁克

我這裏直腸直肚《洛可兄弟》長《洛可兄弟》短,上網一查,原來香港當年譯《手足情仇》,又譯《靈慾戀》,前者像影射阿倫狄龍和漢密保加狗咬狗骨,後者則似暗批維斯康堤在他們之間的拉拉扯扯,分頭把戲外的錯縱關係形象化,文字神的預言功力真令人嘆為觀止。戲裏和狄先生爭女的二哥由Renato Salvatori飾演,不論造型或表現其實都很突出,可惜宣誓效忠法國俊男的醉翁分心不暇,眼中只有瑜沒有亮,最近看了幾部五十年代意大利喜劇,見他和Maurizio Arena搭檔,兩個帥哥又蠱惑又性感,穿白背心晃來晃去的鏡頭尤其鮮美可口,相逢恨晚之餘,不禁怪責自己當年有眼無珠。由不大有人提的Dino Risi執導,大都會小人物的芝麻綠豆,只有嬉笑沒有怒罵,教我想起粵語片走相近路線的莫康時──弊傢伙,唔通遲發育的我那時也盲摸摸走寶,必須一部部重溫他的作品,發掘張英才、周聰和朱江他們的可觀性?
開卷有益,上網亦然,我還發現如今大家實牙實齒的「阿倫狄龍」,應該是一九六四年後的定譯,之前《脂粉陷阱》是阿倫迪朗,《黑俠恩仇》是阿倫狄朗,《械劫銷金窩》是亞倫狄龍,連成名立萬的《怒海沉屍》都還沒有正名,報紙廣告出現的是雅蘭德朗。其實論發音精準,還數國語(或普通話)口腔的「阿蘭德龍」,可惜阿蘭有嫁阿瑞先例,冠在男人頭上不倫不類。字正腔圓的廣東人,則認為阿蘭不如阿懶,阿懶又不如阿躝──「躝屍趌路」的躝,惡毒的罵人四字,今時今日跡近失傳了。